前幾年,我才開始涉獵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起初的想法很簡單,大家的作品讀讀總是沒壞處的。當時看的一本,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再熟悉不過,路遙著的《平凡的世界》。
其實最初讀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一部茅盾文學獎作品,更別提知道茅盾。更讓我羞愧的是,在得知這是一部茅盾文學獎作品之后,自以為是的妄下結論——可能是由于書中多涉及到對過去政治制度的懷疑和不滿,就被定格為模棱兩可的文學作品,故名為“矛盾”。此刻想來,真是愚昧至極,可笑至極。
當我一連幾日,將《平凡的世界》讀完,真是有一種“余音繞梁,三日未絕”的回味感,感覺結局又是一篇新章節的開始。我曾不止一次與身邊的朋友談論有關孫少平的結局,我猜想,少平會不會娶了煤礦上每天下井給他擦安全帽的嫂子?雖然聽起來有些狗血,我也是有我的思考。其實也都無關緊要,胡思亂想也好,異想天開也罷,總之不得不承認,狗血的同時也正是顯現出這部作品的杰出,為讀者的設想與揣測留下了廣闊空間。
路遙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這樣,情節和結局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讓人在現實與小說塑造的生活里患得患失。有陜北的民風民俗,有窮鄉僻壤里的熱血青年,不甘示弱,不甘平凡,每個人物的塑造和結局,都是刻骨的記憶。
路遙先生的作品,我有三部最愛,它們是《平凡的世界》、《人生》、《早晨從中午開始》。其實路遙先生,一直以來是我的精神導師,讀過《早晨從中午開始》的讀者便會知道,其精神意志的強大,非一般人所能及,二般人也未必沾其一二。我心目中的路遙先生,就是這樣。
說了這么多,其實想表達的就是,我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認識路遙,通過路遙開始認識茅盾文學獎及其他優秀的文學作品。其實后來認識的作品有很多,像我們耳熟能詳的《長恨歌》、《蛙》、《白鹿原》、《一句頂一萬句》等等吧,杰出的作品很多,所以我想歷數一下歷屆來入選的作品都有哪些,有哪些是我們所熟知的,又有哪些是我們不曾探索和發現的角落。本著這些熟知與不熟知,了解與不了解,嗯,讓我們開始茅盾文學之旅吧!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1982年)
1、《李自成》姚雪垠著
2、《芙蓉鎮》古華著
3、《東方》魏巍著
4、《將軍吟》莫應豐著
5、《冬天里的春天》李國文著
6、《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著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1985年)
1、《鐘鼓樓》劉心武著
2、《沉重的翅膀》張潔著
3、《黃河東流去》李準著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1988年)
1、《平凡的世界》路遙著
2、《少年天子》凌力著
3、《第二個太陽》劉白羽著
4、《穆斯林的葬禮》霍達著
5、《都市風流》孫力與余小惠著
同屆還有兩部獲得榮譽獎作品
1、《浴血羅霄》肖克著
2、《金甌缺》徐興業著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1994年)
1、《白鹿原》陳忠實著
2、《白門柳》劉斯奮著
3、《騷動之秋》劉玉明著
4、《戰爭和人》王火著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2000年)
1、《塵埃落定》阿來著
2、《長恨歌》王安憶著
3、《抉擇》張平著
4、《茶人三部曲》王旭峰著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2005年)
1、《張居正》熊召政著
2、《無字》張潔著
3、《歷史的天空》徐貴祥著
4、《英雄時代》劉建偉著
5、《東藏記》宗璞著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2008年)
1、《暗算》麥加著
2、《秦腔》賈平凹著
3、《額爾古納河右岸》遲子建著
4、《湖光山色》周大新著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2011年)
1、《你在高原》張煒著
2、《天行者》劉醒龍著
3、《推拿》畢飛宇著
4、《蛙》莫言著
5、《一句頂一萬句》劉震云著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2015年)
1、《江南三部曲》格非著
2、《這邊風景》王蒙著
3、《生命冊》李佩甫著
4、《繁花》金宇澄著
5、《黃雀記》蘇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