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半邊身子藏在門背后,探頭出來看是我,便把我讓進了屋。
是的,她是我生命中的月亮。
在昆明的早晨起來仿佛是件很艱難的事。反正我是這樣。三個朋友在我這間房的左邊第三間,他們定是不會起早的。下榻之處交通很方便,離火車站很近,出門有公交。洗漱后,我就陪著女朋友,準備去好好看看昆明的天了。昆明的街道是整潔寬闊的,特別是路邊的綠化,仿佛把森林整個搬了來。
昆明的早晨,是經過水磨過的。路邊的樹,肩上的天,都快化在眼里了。
不過在覓食的時候,這些都不重要。做一個走南北,過西東的食客,在這時就得體現出食客的饕餮之意來。雖不得隨身一副箸,一碗碟,但也須有這專注之志不是。轉了兩條街,還是掉頭回了街頭買了四碗過橋米線。
按來之前的計劃,我們行程是遠赴西山而后游滇池,再乘車趕往金馬碧雞坊。
行至西山約莫10點的光景,游人不很多,小販、司機倒是一支勁旅,不一會我們各人手里就多了一堆印著廣告的地圖了。反倒是來前買的那張圖變得無用了。選了一張簡便易看的收了,其余皆投了那垃圾桶。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走了一圈還是在一小園子里,也沒見什么山,行人的名頭是落實了。這六月末正煩熱起來,我們又走這一圈,冰肌玉骨也都走化了。唐朝滑溜,見著個拉客的師傅,便攀談起來,說是上西山怎么走,沒兩句話就論起價來。原是這時節熱,我們這園子離西山有好一會路程,師傅就拉著坐索道,許了漫天優惠。打眼一看我這邊,一行人也是些許疲累了,就隨了他的意。
七轉八轉,拐了個無邊的彎,總是到了個地界,這地方看起來像是80年代的地方接待所,司機師傅買了票,許是內部價格,其中的彎彎道也不消說。我們這一行也不旁顧,徑直去坐索道上山了。
五人正好一輛纜車,坐定四下一瞧,滇池便入了視野。那水也是蘿碧,換句話說都不忍逼視。實在是綠的沒邊,談了幾句水質、治理的沒油鹽的話就住了。抬頭正見著西山的一面山壁,嶙峋的山石錯落,間或幾從樹木,山也不高,也無奇景,其名之所在,不甚了了。正應了周生《夢中事》那句:正面山重水秀;不甚了了;背面青天一月;叢樹小山。
山上無他,一門,一墓。門是龍門,墓乃聶耳墓。另有一牌樓,不曾細看題字,此處不提。四處觀遍,自下了山。彼時已是日中光景。潤明、志強、唐朝及我已是游興闌珊。楠一人也是大呼腳痛,雖心下不忍,奈何無方藥。她到有意笑我是“打碎一簾花影”。我這一來一去沒討聲好,反是落了個大罪,竟也是百口莫辯。
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這一行,難不在下山路,難在了找路回去。其中的曲折夠史家寫兩部血淚史了。話不繁敘,只說我們上了一路滿的快掉出去的公交車,然后倒了一趟2路,直奔金馬碧雞坊而去。是的,沒有民族村,也沒了海鷗路喂海鷗。只剩下一路塵土和熱浪。我在楠肩上睡著了,可能是她的肩太舒服,亦或是別的,反正我醒來時,車正停在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與金碧路匯處,高12米,寬18米,雕梁畫棟精美絕倫,東坊臨金馬山而名為金馬坊,西坊靠碧雞山而名為碧雞坊,是昆明的象征。金馬碧雞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有詩:
一關在東一關西,不見金馬見碧雞。
相思面對三十里,碧雞啼時金馬嘶。
看到這兩坊,我也觸景生情了些許,想我與亞楠,平日里相隔萬里,“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現在也不用對著杯中物傾倒愁腸了。想到這我回頭看了她一眼,正瞧見她戴著我那頂帽子,抬頭看著路邊的店鋪。這丫頭八成在找吃的。
瞎逛了一會,也就打算午飯的下落了。吃飯沒什么講究,胡亂找個館子將就了一餐。這一席飯,吃的厭厭,初到此地,究竟還是難合口味。飯畢,一行去逛街。無非是整條賣紀念品小飾物及特產的商品街,看了幾家賣菩提,手工人在一旁用砂紙打磨著鳳眼菩提,攤上躺著林林總總全是菩提,金剛、星月、千眼、龍眼、白玉等盡皆在目。或有幾家賣茶的,打銀的,賣藥的,甚是熱鬧。突覺景區無人,緣故在這。
昆明之始,厭厭無奇。
下一站,大理。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作夜詩有回文,韻險還庸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來時霎,不消紅蠟。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