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0
卷一·九針十二原第一
10/10
原文:
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凊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原文譯文對照:
~~~~~~~~~~
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
針刺各種熱性病時,由于熱屬陽、陽在外,故針法宜淺刺、快刺、輕刺,就像用手試探沸騰的湯水一樣,一觸即起。
刺寒凊者,如人不欲行。
針刺各種寒性病時,由于陰寒凝滯、得氣不易,故當深刺并留針,就像人有所留戀而不愿離開一樣。
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
在人體陰分發作熱性病的患者,可取刺足陽明胃經上的合穴——足三里穴,其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膝前區髕韌帶外側凹陷處。坐位,下肢用力蹬直,膝蓋下面外側凹陷處)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大拇指最粗處之寬度)。
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
放心大膽取刺,決無危險;針刺此穴直到邪氣敗退,方可停針;若邪氣沒有敗退,應繼續針刺,直到邪氣敗退為止。
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
若疾病發作在頭部內里,因其病根在內臟,故該取刺足太陰脾經上的合穴——陰陵泉穴,其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若疾病發作于頭部表周,因其病根在腑,故該取刺足少陽膽經的合穴——陽陵泉穴,其位于小腿膝下外側、腓骨頭前下方的凹陷中。
~~~~~~~~~~
老黃歷擇吉,2023.12.30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9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11
推薦:猴子森林10:一塊電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