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學(xué)校的講座上知道《心理營養(yǎng)》這本書的,通過講座認識到:做父母,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如果想做個好的父母,更加需要不斷的學(xué)習(xí),讓我們伴隨孩子一同成長!
做父母最重要的事情: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讓孩子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長與綻放。
作者林文采博士:馬來西亞籍華人,美國臨床輔導(dǎo)學(xué)博士。著名親子專家,馬來西亞薩提亞中心首席導(dǎo)師,中國“林文采父母大講堂”創(chuàng)始人。
全書分為下、上兩篇,上篇闡述基本理念,下篇是問題與解決方法。
五大心理營養(yǎng)
無條件接納: 0~3個月,孩子剛出生不久,他是如此的脆弱,不能自己尋找食物,需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哭,這個時候,他最需要的就是爸爸媽媽的無條件接納。
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個月的孩子還需要確定,這個時候媽媽的愛是最重要的,同樣,在剛剛經(jīng)歷過十月懷胎的媽媽眼里,孩子一定是最完美的,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生理上,媽媽在生完孩子后,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物質(zhì),促使媽媽心甘情愿地為孩子提供一起)。這個時候,做為父親,需要理解孩子、媽媽的心理需求,盡可能的承擔(dān)家中的其他事務(wù)。
如果,在此階段,因為種種原因,孩子無法從媽媽、爸爸身上得到這種關(guān)愛,那么他會自己尋找另外一個人替代原本由父母扮演的“重要他人”角色(“重要他人”,心理學(xué)概念,是指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會化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人)。假如,孩子在小時候,沒有找到這樣一個理想的“重要他人”,那么他一生都會一直尋覓,去盡可能彌補曾經(jīng)沒有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我最重要”感覺。上小學(xué),他可能會去找小學(xué)的老師。上中學(xué),他會去找女朋友,會很早談戀愛。安全感: 從4個月一直到3歲,孩子會進入分離階段,這時候的孩子要和媽媽或爸爸剪斷心理臍帶。在這個階段,孩子最需要的營養(yǎng)是:安全感。
因為孩子的主要分離對象是媽媽,所以在安全感建立的這個階段,媽媽的作用是最大的。這就要求媽媽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很多媽媽會在這個時候,進入焦慮期,很難做到心平氣和,會擔(dān)心這個擔(dān)心那個,情緒容易失控,這樣,孩子從媽媽身上體會不到“安全感”,反而變得更加黏人。最好的方法是,媽媽平靜自己的情緒,陪伴在孩子身邊就好,孩子需要擁抱的時候,就抱起來,需要放下的時候,就放下。
同樣的,這個時期的爸爸,需要注意夫妻間良好的關(guān)系,父母親之間良好的關(guān)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給他安全感的東西。如果,連孩子的“重要他人”都整天吵吵鬧鬧,那么孩子不但無法體會到“安全感”,反而每天都生活在壓力和擔(dān)心中。
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會慢慢嘗試不停的離開、回來、再離開、再回來……直到成為一個身體、心理上真正獨立的人。肯定、贊美、認同: 當孩子進入4~5歲,有了“我”這個意識后,他最需要的就是大人對他的“肯定、贊美和認同”,幫助他盡快認識自我。在這件事情上,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媽媽。不管男孩、女孩更希望從爸爸身上得到肯定和認同。
學(xué)習(xí)、認知、模范: 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6~7歲,他開始渴望學(xué)習(xí)和認知。這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一些問題。最好的“模范”就是爸爸或媽媽,當生活中碰到一些問題時,爸爸或媽媽是如何處理解決的,采用什么方法?孩子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將來這就是孩子走向社會后處理問題的示范和模板。
心里營養(yǎng),孩子一生的底層代碼!遲來總比不來好。
孩子未來所有學(xué)習(xí)能力的基礎(chǔ),決定于7歲前有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有,孩子自然會有生命力去探索、學(xué)習(xí)新的東西。如果沒有,他就會耗費大量生命能量,尋找曾經(jīng)未被滿足的心理。
先天氣質(zhì)
先天氣質(zhì),指孩子出生時就帶有的性格傾向。在書中林文采博士給出了四種不同的類型:
- 樂天型
- 憂郁型
- 激進型
- 冷靜型
當然,每個人身上都具備以上四種氣質(zhì),只是其中有一種在性格中占比最大而已。認識“天生氣質(zhì)”因材施教就好。想衡量、區(qū)分、評判孩子屬于何種氣質(zhì),這需要諸多方面的仔細觀察和對比。建議翻閱《心理營養(yǎng)》,結(jié)合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可能需要挺長時間才可以很好的界定。
知道了孩子的先天氣質(zhì),只需要優(yōu)點里發(fā)展,缺點里學(xué)習(xí),給他最需要的營養(yǎng)就好,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簽,更不要當孩子的面討論。
生命的五朵金花
如果孩子得到的心理營養(yǎng)充足,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變會自然得以良好生長,他們猶如生命的五朵金花,在人生的旅程中悄然綻放。
? 愛的能力
? 獨立自主
? 聯(lián)結(jié)
? 價值感
? 安全感
Q&A
本書第二篇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作者針對咨詢問題,對兒童心理的解讀和對父母應(yīng)對方式的指導(dǎo),在每一個具體的場景里面都生動的表述了出來,讓我們既獲得“道”的啟發(fā),也得到“術(shù)”的指導(dǎo)。這也是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大量的案例應(yīng)該是作者長時間在實際工作中的積累,特別有代表性。翻閱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太多太多類似的事情,在我孩子身上出現(xiàn)過。假如你閱讀本書,這一篇,千萬不要跳過。經(jīng)典案例太多,無法一一摘錄?。?/p>
大部分實例都是針對7歲前兒童,所以,本書是新媽媽、新爸爸的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導(dǎo)手冊。
基于是親子類文章考慮,所以,很多語句,是從書本原文中摘錄,未做太大變化,請見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