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關于如何渡過中年危機的文章。
“人到中年,要懂得和自己和解,學會成為一個成熟的人,生活的智慧應該逐漸提高。
所謂生活中的智慧是指:強烈的同情心,同理心,良好的決策能力和判斷能力,做事保持冷靜,對不同的價值觀都能進行包容,以及對生活中的不確定和模糊性,也能夠欣然接受。”
不能說他寫的不對,雞湯其實看看就好,真正有感觸的是另一句話:
用真實的態度對待自己,對待生活。
記得有句話說:男人至死是少年,如果你和我一樣人到中年,想想你還是那個真實的自己嗎?你會在誰的面前,毫無顧忌地去展示你真實個人氣息,依靠他共同成長?又會在誰的面前,展示你成熟理性智慧的另一面,成為對方的依靠?
你會不會變成王小波《黃金時代》中寫的那種人:“后來才知道,生命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成挨了錘的牛一樣。”
你又會不會變成這樣的人,想要什么,就去逼迫對方去成長成為你想要的樣子,那你到底是把他當成一個獨立對等的人,還是當成了滿足你私欲的工具?
人到中年,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正如《明朝那些事兒》寫的:所謂的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過人生。
2023年起,我要用真實的態度對待自己,對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