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和朋友們聊起好吃的,他們都會說我媽做的啥啥啥太好吃了,我每次回家都要求我媽一定要做,有個同事經常念叨的就是好想好想媽媽做的土豆絲。而我經常說的是我爸做的啥啥啥也特別好吃,是爸爸,不是媽媽。
? ? ? ? 印象里,家里還是用蜂窩煤的時候,爸爸是坐著炒菜,大冬天里守著一鍋豆腐魚湯打瞌睡。燉魚燒雞這些葷菜類都是爸爸燒的才好吃,但是爸爸很忙,回家做飯的機會不多,放學回來吃的都是媽媽做的菜,不知道是太普通還是真的不好吃,我一點印象也沒。
? ? ? ? 出來工作后,偶爾才回家,那一桌桌好吃的慢慢都是媽媽張羅了,也不重樣了,味道也慢慢有記憶了。第一道讓我周末想著回家的菜是清炒萵筍絲,清脆爽口,咸淡適宜,我自己在出租屋里試了好幾次都炒不出那個味,在外面也吃不到。回去問媽媽,程序都對,調料也只有鹽。每次回家前爸媽都會打電話問,想吃點什么,我都會要求萵筍絲。放下電話后,心里也會暖暖的,我媽媽也有拿手菜了。
? ? ? ?慢慢的,又發現媽媽做的肉末豆角,酸菜魚,紅燒豬蹄,臘肉炒飯都很好吃,媽媽會包餃子凍好讓我帶到出租屋,偶爾還會包包子,過年家宴菜式花樣越來越多。
? ? ? ?有一次跟媽媽聊天時,問起明明做飯很好吃,為什么以前不愿意花點心思在廚房呢?媽媽說,結婚前沒怎么做過飯,以為嫁了有單位的爸爸,不用做農活很幸福,結果發現結完婚生了孩子忙得團團轉,能有時間做熟就不錯了,哪有心思追求口味。再加上我和妹妹上學后,日子很緊張,能有的吃就不錯了,也沒心思追求口感了。現在日子好了,沒那種慌亂的感覺了,總覺得過好一天是一天。你們回來的機會不多,看著你們吃得開心我也很滿足。
? ? ? ? 我聽了心里酸酸的,叛逆期時,總抱怨媽媽管著我,為什么不出去工作。因為媽媽沒有掙錢養家,就覺得媽媽很沒用......說了很多傷害媽媽的話,想起來很內疚。媽媽20歲結婚,21歲生下我,23歲生了妹妹,從不會做飯到要照顧兩個小嬰兒,我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才能想象有多少事情要忙,能把家理順,就已經很不容易。也許是自己固執的把媽媽劃撥到沒用那個框框里,媽媽那些年做的飯,家里一塵不染,衣柜整整齊齊都被我忽視了,想不起來媽媽的拿手菜真正成了童年時光的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