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頭,幾人能看透。”
每看到這歌詞,就聯想到路邊樹,佇立于炎炎烈日下,仆仆風塵中;滾滾車流旁,熙攘行人畔,它們是不是很想念遠方的山青水秀,朗月清風?
是啊,每當身心疲憊的時候,在紅塵深處,聽云水禪心,感覺自己就像這路邊的樹,向往田園風景、草綠花紅;向往天高地闊、潮起潮落。
“空山鳥語兮,人與白云棲。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
曲,錚錚淙淙,似清泉流水;詞,不染凡塵,滌蕩心肺。心靈好似生了一雙翅膀,飛翔在天地之間……
云起云涌,人仿佛棲息于白云間。群山幽靜,樹木蔥蘢,蒼翠欲滴。鳥雀聲聲,分外清脆。空氣清涼甘洌,似林間的清泉,深呼吸,一直涌入胸間,滋潤心田。
忽然想起這樣幾句詩: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想來唐代田園詩人王維的詩,就是這種意境了吧?
由于山的寂靜,鳥的鳴叫,愈發凸顯泉水潺潺,水聲流淌。在水潭中,只見魚兒悠閑地嬉戲,無憂無慮。我的心也仿佛在泉水中浸泡、清洗……
忘卻前塵過往,不知今夕是何年;不念過去,不懼未來。
“風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
紅塵如夢聚又離,多情多悲戚。
望一片幽冥兮,我與月相惜,撫一曲遙相寄,難訴相思意。”
山間的風,掠過林梢。明月映照花影搖曳。衣袂飄然,素手輕撥琴弦,琴聲如流水,從指尖涌現,蕩漾在清風,明月,花影,青山之間……
深感紅塵如夢,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生老病死……無情不似多情苦。
皓月當空,對影成仨人,任由這琴音浩淼,心空一片澄澈。
“我心如煙云,當空舞長袖,人在千里,魂夢常相依,紅顏空自許。
南柯一夢難醒,空老山林,聽那清泉叮咚叮咚似無意,映我長夜清寂。”
人在千里之外,遠離紅塵。此心似煙云,云卷云舒。想這世間繁華,亦如這過眼煙云;韶華易逝,紅顏易老。都不過是南柯一夢。多少世人,沉醉夢中難醒?
清泉叮咚,長夜清寂,月華似水,空山朦朧。
素手撥弦,佛境于心。樂音似水,空靈悠遠,沁人心脾。
傾聽這意境深遠的旋律,似乎.佇立于紛擾的紅塵之外,褪卻所有的不安與煩躁,沉浸于云水相伴的山林中清心滌塵。
有高人說:修行是一場向內的旅行。修行就是一趟逐漸熟悉自己的旅行過程。換句話說,從你本來不認識自己,逐漸地轉心向內,了解自己。在這趟旅行過程當中,會有許多的功課、許多的挑戰,必須去面對,必須去完成。最終當你走過了所有的一切,你會領悟到:原來自己是豐盛的、是圓滿的。當你明白了自己的真實自性,這就叫做解脫。這大概就是“禪”了。
云水間本是沒有一個“禪”字的,因為有了靜思的人,有了一份“禪”的心境,天地萬物才被賦予了“禪境”的意義。
一曲《云水禪心》,演繹了禪境的美好,展示了音樂的魅力,洗滌了心靈,愉悅了身心!
“空山鳥語兮,人與白云棲。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
愿美好的音樂長存,愿你我都能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遇見豐盛、圓滿的自己……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征得本人授權,并標注作者及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