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在KFV聚會的時候不敢跟朋友們一起歌唱,怕自己唱的難聽不被人喜歡。
在跟人聊天的時候,聽到自己不喜歡的觀點不敢反駁,怕和對方吵架然后被討厭。
有個朋友老找你幫忙,你不想幫又不敢拒絕,怕人家覺得你不夠意思,讓人討厭。
生活中還有很多你不想做又覺得不做不行,可以做又不敢做的事情。每每碰到這種時候,你都會討厭自己沒有主見,沒有勇氣,慢慢地就覺得自己很差勁,莫名地就產生了一種自卑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因為你和他人產生交集,所以你會下意識地去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會害怕被別人討厭。”
但是你又擺脫不了人際關系,因為只要有人就會有社會,有社會就會有交際。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里提到:每個人都要經歷人生課題,而一切人際關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那么什么是人生課題呢?
一個人只要存在于社會之中,他就會遇到不得不面對的人際關系,這就是人生課題。
但是只要你能夠放下別人的課題,并不讓別人干涉到你的課題,那么一切煩惱都會煙消云散。那到底該怎么做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沒有人不會被人討厭,所以就讓討厭你的人遠去吧
要想找一個絕對不會被討厭的人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價值觀,當自己的價值觀和某個人的價值觀產生沖突,就會引發名為討厭的情緒。
但是如果讓你和一群人聊天,其中有小部分討厭你的人,也有一些喜歡你的人,但大部分都是對你沒有什么感覺的人。
所以你無法避免自己會碰到與自己三觀不一致的人,既然注定會被人討厭,那為什么要把自己全部的心力放在討厭你的人身上,而不是和喜歡你的人一起享受美好的時光。
歡歡是個非常開朗熱心的女生,從小就很受周圍人的歡迎,她也很享受被人喜歡的感覺。
上了大學之后,她經常幫室友們的忙,所以和室友們相處得很融洽。直到有一天,她賴床沒有起來,從外面回來的兩個室友以為她不在,于是開始討論起歡歡。
兩位室友覺得歡歡特別假,每次都上趕著去幫別人做事,也不會看人臉色。歡歡聽到室友的討論,氣得渾身發抖,心里充滿了委屈。
之后,每次她想要幫忙別人的時候腦海里都會浮現出室友的話,然后就不敢動了。同學們都很驚訝,原先開朗的歡歡突然變得很沉默,也不像以前那樣天天都笑得很開心了。
一次,歡歡和以前的好友聚餐,好友看出歡歡心情不好,接連追問之下歡歡終于說出了自己內心的委屈。好友氣得狂戳歡歡的額頭,罵道:“你上學上糊涂了?請問你是人民幣嗎?憑啥所有人都要喜歡你?被人討厭不是很正常?”
聽到這個比喻,歡歡笑出了聲。好友白了她一眼:“你有喜歡你的人就夠了,管那些討厭你的人做什么?她們的討厭又不會改變你的生活。”
好友的話讓歡歡醒悟了過來,不再因為室友的話而感到難過。然后,班級同學們發現原先的歡歡又回來了。
別人討厭你還是喜歡你,是他的選擇;你想要開心還是煩惱,是你的課題,所以放下想要改變他人想法的執念,不要讓別人影響到你對快樂的選擇,那煩惱自然也就沒有了。
二、不要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因為別人也不會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著
上面提到你也許拒絕不了朋友的請求,這其實就是你害怕被討厭,所以即使你內心不愿意,但還是選擇去滿足朋友的期待。
這也會讓你陷入不開心的境界,試著想象一下,如果讓你一輩子都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你最后會怎么樣?也許會崩潰吧!
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會讓你一直在意別人的目光,也會害怕別人對你做出負面評價,那你還能做真正的自己嗎?答案是肯定不能。
而且,就算你拼命滿足了別人的期待,別人也不一定會滿足你的期待。你期待著別人能喜歡你,但是上面我們也說了,喜不喜歡你是別人的選擇,你無法控制對方喜歡你,所以就算別人沒有滿足你的期待,你也無法改變什么。
所以,請不要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讓自己活得更自由,更開心。
三、拼命尋求認可只會限制你的人生
滿足別人的期待從根本上來說,其實是你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你拼命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說明你內心有自卑感。你覺得別人認可了你,那你才會有價值。
需要別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的價值,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每個人只要存在就有自己的價值,不需要別人來認可。
當你平安健康地活著的時候,你的家人會開心,這是你在家里的價值。別人的不認可會影響到這樣的價值嗎?并不會。
所以你的人生應該由你自己來進行選擇,你的價值應該由你自己來確定。當你完成了人生中的一個小目標,不管是工資上漲還是能力提升,都是你的價值體現。不要讓別人的認可把自己困在原地無法動彈。
《被討厭的勇氣》里有一句:
“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希望你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和追求更好的自己的目標,將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離開來,活得精彩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