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一直都住在別人家,別人家孩子仿佛生來就有三頭六臂,他們會識字,懂算數,張口流利英語,還天生能歌善舞。總之,別人家總是牛蛙的盛產之地。
昨天開始,小區媽媽嘴里夸獎的別人家孩子竟然是我家女兒,我驚呆了,頭一次上榜的心情很是激動。
原來,事發前幾天,小朋友一起到家中玩耍,一起在ipad的上玩游戲,媽媽們在一旁聊家常。在開始進入游戲時,我對女兒說一句:玩ipad,到規定時間要收哦!女兒爽快的答應,并去給定時器上鐘。(在我家規定ipad時間不得超過25分鐘)
25分鐘時間到了,女兒自覺合上ipad,交給我后,就玩去了。
這一系列自然的動作被鄰居看到,非常吃驚,感覺我女兒太自覺太聽話,如何能面對ipad上的游戲誘惑,而不為所動,自覺控制自己的時間。
就這樣,我的女兒在對電子產品的自控這件事事上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如今科技迅猛發展,在我小的時候家里連電話也沒有,如今孩子從出生身邊就電子產品無數。我思考過如何讓我的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如果讓她一點不接觸,有可能會和社會脫節,現如今很多小學的考試都是使用ipad。如果放開讓她用,又怕傷眼睛,傷腦子,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因此,我對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我自己總結以下幾點:
1.3歲之前控制使用電子產品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孩子2歲之前不要給看電視,研究表明,2歲半的小孩如果每天多看一小時電視,他們在幼兒園的表現就會差,到5如的時候在語言詞匯,數學和運動技能上就會差很多。學齡前的孩子,專注力,追蹤物體,深度知覺等能力還在發育,過度接觸電子產品會阻礙孩子探索真實世界的能力。因此,我在孩子3歲之前,基本不給她機會看電視,看ipad,看手機,雖然她也會鬧,但我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輕松應對了。
2.當孩子沒有自控能力時家長陪同
我家女兒4歲左右,她發現了家里的ipad里有奇妙的世界。我給她下載了畫畫的軟件,她非常感興趣。我就陪她一起繪圖,一邊畫一邊和她說話,講解上面的小動物,和她一起編故事。這個過程,女兒眼睛不是一直盯在屏幕上的,專注畫畫的時間大約10分鐘左右,后來注意力就隨著我們編的故事走了。這樣做過幾次后,我女兒開始知道ipad就是和輔助工具,和媽媽互動才是讓這個游戲有意思的重點。所以,當孩子還沒有自我掌控時間和選擇游戲的能力之前,家長要替她選擇什么是合適點游戲,以及花時間陪同玩耍,這樣一方面可以知道孩子在玩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從一開始就規范孩子的使用。
3.規定使用時間
孩子慢慢大了,控制不使用ipad的難度開始增加了,孩子開始會自己下載小游戲,有自己喜好了。我首先觀察她下載的游戲是否在允許的范疇,再來就規定游戲時間。一開始玩10分鐘,給她一個定時器,鈴響了就結束,如果按照約定,就再獎勵10分鐘。如果沒有完成,就從明天的時間里扣。當然,這一開始并非每次都能遵守,不過,孩子開始明白這是規定,漸漸也學會了遵守。
4.網絡游戲絕對禁止
網絡世界的信息量之大,連成人都難以自拔,更何況孩子。網絡游戲一旦開始,便停不下來,到事后再管理就難上加難了。
科技進步,訊息流動變得非常快,把電子產品正確使用,成為我們的工具,而非成為它的奴隸,才能更好的應對快速變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