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提名影片,兩個來自美國,兩個來自波蘭,一個來自墨西哥。
1. Crisis Hotline: Veterans Press 1(美國)
預告片:http://oscar.go.com/nominees/documentary-short-subject/crisis-hotline-veterans-press-1
觀看網址(收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DF0sU0uQlU
四十分鐘,四次拯救。
電話接通的那一刻起便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心理輔導員一邊安慰老兵的情緒,一邊快速的將他的姓名,住址等信息發送給聯絡員,由他們聯絡當地警察。
有一次,一個女輔導員接到一個簡短的電話,對方說自己今年21歲,是現役士兵,他所在的部隊已經被調往戰場四次,他本人也經歷過了不少生死離別。輔導員嘗試著去開導這名年輕的士兵,但很快被對方打斷:“This is over, I'm done. Thank you.” 士兵說完便把電話掛了。
輔導員憑經驗判斷這個士兵患有嚴重的戰爭后遺癥(PTSD),并有強烈的自殺傾向。可此時她只有士兵的名字和電話,甚至連他姓什么都不知道。輔導員將情況匯報給她的領導,大家很快做出分析:從電話入手!
他們從電話運營商那里查到了士兵的全名和所服役的單位,接著聯系上了該單位的通訊員,核實了士兵的身份。然后又接通了士兵的長官的電話,將她們所掌握的情況告訴該他,并叮囑該長官要盡快對這名士兵進行援助。當天下午,士兵被送入軍隊的醫院進行心理治療。整個過程僅用了四個小時。
片頭字幕給出一組數據:美國平均每天有22名士兵自殺。該中心每年平均接聽85000個士兵的求助電話。自2012年以來,美國士兵因自殺死亡的人數已超過了戰死的人數。
2. Joanna(波蘭)
預告片:http://vimeo.com/107024169
影片的主角是個三十多歲,膚色慘白,身材瘦弱的短發女人。她像其他的家庭婦女一樣,在家帶孩子,做飯,有空的時候上上網,或是做點手工。唯一的區別是這個女子身患癌癥,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末尾。四十分鐘的影片基本上都在描繪她與兒子和丈夫的日常生活,該怎么過怎么過。
有一天,她和丈夫坐在沙發上聊天:
“我離開后,你兩怎么過呢?”她抱著靠枕,側著頭躺下來,看著丈夫。
“我不怕死。但一想到要和你們分別我就覺得難受。”
“我已經把給你的征婚帖放到博客上去了。這一次找什么也別找癌癥患者了。”
“至少,我親眼看到兒子學會騎車了。這也算件大事。”
影片結尾,她一個人靜坐在稻田里,對著鏡頭想說點什么,卻欲言又止:“This is...”
她抬起頭,淚痕在夕陽的余暉中閃著白光。
3. Our Curse(波蘭)
預告片:http://vimeo.com/68338940
觀看網址(免費):http://www.nytimes.com/video/opinion/100000003489430/our-curse.html
一輩子靠呼吸機活著是什么感覺?
影片開始,兩個年輕人互相靠坐在沙發上。女人點了根煙,拿著紅酒杯,一臉苦悶。
“我不知道……他這樣能持續多久……將來他長大后問我為什么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我要怎么回答他?”女人問。
男人盯著妻子的頭發,“如果一個人從一出生就活的如此糟糕,那他活的意義在哪?”
這對年輕的夫婦在討論自己不滿一歲的兒子。他得的是一種極罕見的病,人會在睡眠中停止呼吸,且目前沒有治愈方法。所以,這個嬰兒在還沒來得及哭出聲時,就被醫生在脖子上切了個口子,插上呼吸管。
“別睡著,親愛的,別睡著了。”女人一邊給孩子喂奶,一邊輕搖著他,生怕他吃著吃著睡了過去,沒了呼吸。
去趟郊外兜風,夫婦二人除了給孩子準備食物、衣服外,還要帶齊孩子所需要的呼吸機和其他醫療用品,少帶一樣,都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寶貝兒子。
當孩子醒著的時候,他看上去和別的寶寶并無兩樣,除了他脖子上插著的那根管子。換管子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孩子難受,深吸一口氣,卻哭不出聲,只有脖子上的洞“噗噗”的在放氣。
當孩子睡覺時,你聽不到他沉穩的呼吸聲,取而代之的,是呼吸機“呼哧,呼哧”的氣壓聲。
“這就是我們下半輩子聽的聲音吧?”女人坐在沙發上,頭靠在丈夫的肩。
“我看是的。”男人苦笑,把女人也逗笑了,“哈哈哈哈……”
影片結尾,兩人抱著孩子,隨著音樂輕輕搖動著身體。
“有時候我會很低落,可我看著他那張可愛的小臉,我知道,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他。”女人端著一杯紅酒,坐在沙發上。
4. White Earth(美國)
預告片地址:http://www.traileraddict.com/white-earth/trailer
觀看網址(收費):https://vimeo.com/ondemand/whiteearth
White Earth是美國North Dakota州的一個石油小鎮。幾百年來,這里一直很荒涼,沒什么人煙,直到近幾年,隨著石油開采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人攜家帶口的搬到了小鎮上。工人生活樸素,大部分住在臨時的房車里。鎮上的小孩大多缺少父母的關懷。他們對石油并不感興趣,甚至心存厭惡。課上老師問學生,你們眼中的石油是怎樣的。一個小女孩說,每次她的石油工人叔叔回到家,身上總帶著一股臭味。另一個女孩說,因為石油開發,鎮上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亂,她越來越不敢出門。一個男孩說,我爸爸是石油工人,我媽媽負責給他們做飯,打掃廁所。另一個男孩說,我不在乎石油,可那是我爸爸唯一的工作。等我成年后,那也會變成我的工作,那時候,我就不得不在乎石油了。不過在那之前,我能不去想就不去想它。
5. The Reaper(墨西哥)
預告片地址:http://vimeo.com/116840017
一雙膠鞋,一個圍裙,幾把宰牛刀。
影片講述了一個墨西哥屠夫一天的生活。
“在我當屠夫之前,我做過一個夢,我夢見自己已經當上了屠夫,有一天我去上班,卻發現自己和其他牛羊一樣,排隊等著被宰殺。我不知道這個夢代表了什么,但它一定有意義。”屠夫說,“我干活時,看著牛的眼睛,那眼神和夢里頭的我是一樣的。”
影片有大量重復性的特寫鏡頭:屠夫的手,牛的眼睛,屠宰場里骯臟的鏈條和墻上的蒼蠅,地上和墻上的大片血跡,運貨的卡車,和排隊等待被宰殺的牛群。
每一天,這里有五百頭牛倒地,又被吊起,被剝皮,掏內臟,沖洗,然后運走。
休假時,屠夫會坐公交車回家,和老婆孩子團聚。他在家里一句話也不說,眉頭緊皺,好像總有心事。反而是回到工廠宿舍后,整個人才放松下來,開始說自己家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