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佛經上一則引人深思的小故事。
有一天,繹迦牟尼佛和眾弟了一同出外傳道時,經過一家賣魚的店門前,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地上的一條繩子,命令其中一位弟子說:「去把地上那條繩子檢起來。」
弟子依言事。
過了一會兒,又吩咐把繩子丟掉,然后,叫他聞一聞自己的手,問道:「現在聞到什么味道泥?」
弟子回答:「一股腥味極重的味道!」
佛陀說:「當然了!綁過魚的繩子,就染上了腥味,撿起繩子,腥味又移到手上來;同樣的道理,與你交往的朋友,對你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有的會使你變好,有的會使你變壞,所以,交友須謹慎啊!」
【解析】
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禮記》亦云:「與君子近,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因此,如何慎選交友,確是一件非常重要之事了。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欲成為有學問有修養的君子,可透過文藝結交朋友,再透過朋友的輔助修行仁義德行。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第十六》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有益處;與走邪門歪道的人交朋友、與讒媚奉迎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有害處。」
【啟示】檢視別人 先檢視自己
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朋友,在人生學習路上是非常重要的。交友之最大目的,當以能藉由互相的勉勵、幫助,以增長個人的修養與德行為要。
現在互聯網科技發達,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是天崖若比鄰,提供許多交友與學習的機會,當然,也帶來許多的陷阱與困擾。
每個人都不想結交到所謂 “損友”,都想成為別人心目中的 “益友”。孔夫子之言,應可做為吾人擇友之標準,亦是檢視自己的參考依據。
希望這則小故事,能帶給您一些正向的啟發與改變。
您可延伸閱讀
【關于我】
老曹,一個追求身、心、靈環保的終身志工。
你我認為生活的小事,就是地球生存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