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1米粒有話說
四月的第一天,工作室來了一位優秀的媽媽,孩子初二沉迷游戲。
為了更多了解媽媽的現狀,我首先邀請媽媽各選出5張親子關系中各自行為牌,分別選出一張各自的精神需求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明顯負面牌更多,親子關系不是很樂觀,互相沒有滿足對方的精神需求,初二的孩子有很多情緒,媽媽的行為已經讓孩子有了內傷,媽媽的行為模式大部分復制于父母,曾經爸爸媽媽的高要求高期待,雖然小時候并不喜歡這樣的方式,但不知不覺中活成了父母的影子,孩子小尚可管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積累了較多不滿的情緒,加上學習壓力,加上應試體制,孩子經歷的挫折失敗越來越多,如果父母還不理解,孩子不僅沒得到支持,相反如果再得到的是指責,親子關系不好是必然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很多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關系越來越疏遠,隨著年齡長大,更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與支持,這個時期只要父母愿意堅持學習改變,孩子也會越來越積極陽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運用潛意識卡牌讓媽媽抽取了三張
媽媽看到了過去小時候并不開心的自己,
現在努力改變的自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孩子的未來,改變這么多年的習慣雖然不容易,但一定會堅持成長自己
只要我們找對方向,每天進步一點點,路就永遠不會消失,最終一定能夠到達幸福的彼岸。
祝福這位智慧的媽媽,相信未來她一定能給孩子更多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