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越來越便宜,換手機是比較常見的一件事,所以各大廠商為了降低更換手機的成本,也是各種手段費盡心思:一鍵換機、云賬號。。。但是這些方式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就是同品牌手機才能用。如果是跨品牌換機,那真是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百轉千回才能順利使用新機。像我這種懶人,可能還要在很長一段時間繼續使用舊手機。
特意查了一下,成本有很多定義: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
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
適用于更換手機的成本,應該屬于第三種: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首先,我們更換手機的場景都有哪些呢?
因為我從諾基亞的砸核桃手機之后,用的一直是小米,所以對小米手機是比較了解的,下面就以小米手機來舉例子。
- 同品牌同款手機更新換代,比如從小米1到小米3
- 同品牌不同款手機更換,比如從紅米手機到小米手機
- 相同操作系統不同品牌手機更換,比如從華為到小米
- 不同操作系統手機更換,比如從Android到IOS或從IOS到Android
第一、二種情況,對于一家好的廠商,應該都能做到幾乎0成本換機,只要登錄賬號,或者掃描二維碼,連上網,手機放在邊上,等待一段時間就可以使用新機了。這點小米的MIUI做的很好,不光是通訊錄,包括照片、APP,甚至是桌面配置都是直接恢復。
第三種情況,就看不同廠商是否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了,目前來看,花費的成本和第四種幾乎一樣。
第四種情況,換機成本幾乎是相當于最大。需要重新導入通訊錄,重新安裝APP。最痛苦的無疑是安裝APP的過程,需要對照舊手機的APP列表,一個一個從應用商店找到,然后安裝。當然,也可以選擇用到的時候再安裝,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著急用了,才發現手機上沒有這個應用,然后安裝,安裝好之后發現忘記賬號密碼了,還得再找回密碼。如果是有好幾個手機號的時候,可能連哪個手機號注冊的都忘了。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蘋果提供了一個叫做Move To IOS的應用,功能是從Android安裝之后,直接將Android機的數據拷貝到蘋果機。想法很好,奈何,奈何,Android的移動市場都搜不到這個應用,從蘋果官網下載后,裝上了,結果發現根本沒法用。
這些都是明面上的一些成本,還有隱形的成本。比如,我最近都在使用極客時間,舊手機中下載了很多視頻課程,但是再更換新手機的過程中發現,新手機還得再下載一次。幸好現在寬帶普及度很高,流量也是好幾十G,要是以前,這些時間成本就都是需要轉換成金錢成本了。
深思一下,既然第一、二種更換手機的場景,換機成本幾乎為0,為什么第三、四種,成本就會無限大。如果說第四種情況,跨越操作系統了,成本大還能夠接收,但是第三種情況,都是一樣的操作系統,為什么不能一鍵換機呢?(接下來就是我的胡說八道的時間了)
原因無非就是這些廠商不夠自信。 他們心理活動應該是這個樣子的,萬一給用戶提供了一鍵換機,讓他們發現別人的手機更好用怎么辦?這么輕松就能夠換機,換過去不回來了,那我豈不是損失了一個客戶,就讓他們在我的這個圈子里玩吧。
在云應用的領域,有一個協議叫做OpenTracing,這個協議是規定了調用鏈數據格式,把各個調用鏈監控服務(比如Zipkin、TraceView、SkyWalking、DataDog、Jaeger等)接口數據做了統一定義。只要遵守協議了,就能像樂高一樣,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自由組合,隨意搭建自己的調用鏈監控服務。這樣,原來各自為政的項目,就能夠讓用戶自由選擇,更換成本幾乎為0。
從歷史上看,所有的事物最終都會 趨于一致,又各有千秋。比如,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這是打破了各方諸侯國文化不同的屏障,減少隔閡。大家可以自由的交流。但是不是說秦老大的書同文政策一出,各方人民就都被格式化成相同的了,各自還是有自己的特色。車同軌了,但是車的外觀和內飾還是各有不同。
那是不是可以這樣展望,在之后的幾年間,各大廠商意識到換機的高昂成本,達成一致,推出一項一鍵換機的服務,在接入這個服務的廠商之間更換手機,無論什么品牌、什么型號、什么系統,都能夠0成本換機,包括通訊錄、文件、應用、鈴聲等等。然后,各大廠商各自發展自己的特色服務,專心種植自己的梧桐樹,提升用戶體驗。做好這些,剩下的就交給市場。
如果真能做到,那就是手機領域的天下大同社會了,豈不美哉。。。
個人主頁: http://www.howardliu.cn
個人博文: 瞎說八道之更換手機的成本
CSDN主頁: http://blog.csdn.net/liuxinghao
CSDN博文: 瞎說八道之更換手機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