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更要“慧”愛孩子
——由家長會上兩位家長的話談開去
昨天,學校召開了家長會,區關工委的曹老師和家長們分享的主題是《和孩子們的“心”在一起》,整個階梯教室座無虛席,家長們傾聽得也很認真。在曹老師講完,我進行了總結。這時,有的家長陸陸續續走出階梯教室,有兩位家長留了下來,從他們表達的意思是:如果國家制度性的東西不解決,很難真正地促進孩子成長。
他說自己也知道陪伴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然而,每天都要加班,回來后,學生已經熟睡了。根本沒有和孩子交流的時間。而即使這樣,為城市建設貢獻力量的他們,還必須面臨著孩子離開這座城市的現狀,真是很多無奈。
我知道這兩位家長表達的不只是自己的心聲,可能是生活在這個城市、為這座城市的發展貢獻諸多力量的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長的心聲。
我很能理解他們,那么別的人就不理解嗎?各級的領導就不理解嗎?肯定也是理解的,也是在想方設法去嘗試解決問題的,這不是上海這座城市特有問題的,也不是中國這個國家特有的問題。然而,一座城市的承載能力畢竟有限,教育資源畢竟有限……
我并不是想去為什么人去說話,我只是想表達:如果我們一時改變不了“制度”、“現狀”,我們是否可以去改變自己的心態,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制度擺在那里,如果我們暫時沒有能力去改變,我們是否可以多思考一些方法去陪伴自己的孩子,難道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是陪伴嗎?不,絕對不是的,真正的陪伴是“心”的陪伴,是讓孩子真正地體會到父母的心和他們在一起,父母在用心呵護著他們,陪伴著他們。
當我不能陪在孩子身邊時,我能否寫一封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信放在孩子的書包里?當孩子看到信時,他們會有怎樣的觸動?我們與孩子的心是否會更進一步?
當我有個休息的時間,我會不會給孩子來個驚喜,讓他感受自己的愛?
愛孩子,更要“慧”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