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情的問題,由一個經歷過一段混亂時期的大齡未婚男屌絲來說確實有些過于矯情,人家肯定想著你丫又在裝嗶~但對于開始想要矯情卻又到了大家所謂只該談婚姻的年紀的人來說這個嗶~還是要讓我裝一下的。
我一直都覺得,愛情里最美妙的時刻,就是在遇見對方之初,怦然心動的那一刻,一定有某個這樣的瞬間,在某個場景里你們邂逅相遇,通電了。
但與此同時有一個問題又縈繞著愛情的每一個角落,為什么愛我們現在的伴侶,當被問及時很多人都會一臉無辜并且不知所措地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但是請你仔細想想,為什么茫茫人海中,為什么在你認識的那么多人中,你偏偏會選擇跟你的伴侶在一起呢?好萊塢愛情電影告訴我們說:Love is blind。
莎士比亞也告訴我們:戀愛是盲目的,戀人們瞧不見他們自己所干的傻事。愛一個人,真的沒有為什么,因為想要在一起,所以在一起。
“人生就是一件蠢事追著另一件蠢事而來,而愛情則是兩個蠢東西追來追去?!?/b>
這句話我一直深深贊同。愛情本來就是一件盲目的事,如果看得太清晰太明確,愛也就不純粹了。當我們不可救藥的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愿意為對方付出一切。你喜歡什么樣子的人,我就變成你喜歡的人,心甘情愿為對方改變。
我非常喜歡有部愛情電影男主在里面向女主表白的一段話:
“如果你希望的話,我可以變得很有趣。或者憂郁,或者聰明?;蛘呙孕?,或者勇敢。只要你一句話,你想要我變成什么樣,我就可以變成什么樣?!?/b>
“你真是傻。”
“變傻也可以啊。”
真的太有愛了有木有,這樣的愛情怎么能不讓人向往呢。
但是每個愛情都有一條必經之路,就是日子久了,總有一段時間會頻繁爭吵,開始看對方哪哪都不順眼,又開始覺得懷疑對方是不是還喜歡自己,不斷的去試探求索,可能很多戀人都倒在了這段愛情的磨合期上,我也是一樣。
一段長久的感情最重要的就是兩個人和而不同,眼睛為他下雨,心中為他打傘這就是愛情,我們在一起,理解包容著彼此的一切,享受著生活的每時每刻,這已便足夠。徐志摩在給愛妻陸小曼的信中說過:“合理的生活,動機是愛,知識是指南針,愛的生活也不能純粹靠感情,彼此的了解是不可少的。愛是幫助了解的力,了解是愛的成熟,最高的了解是靈魂的化合,那是愛的圓滿功德。”
愛情和婚姻總是脫不了關系,好的愛情自然而然就會迎來婚姻的到來,而作為而立之年的單身大叔來說,有個問題卻困擾著我。
人為什么要結婚呢?
因為愛?
因為到了年紀?
因為條件合適?
因為家庭壓力?
因為寂寞想找個人陪伴?
有人告訴我,年紀差不多了,他想結婚了,所以就找了條件合適的就結了,我覺得他有道理。
有人告訴我,他條件很好,能照顧好我和我的家,我覺得她也有道理,。
畢竟每個人對婚姻的理解各有不同,我們也不能妄自評論孰優孰劣。
我爸最近跟我說,你有沒有發現三十歲了一見鐘情的感覺越來越少了,不要再挑了,找個差不多的就結了吧,當年他們那時候介紹就結婚的都很少離婚,現在自由戀愛結婚的離婚率這么高!婚姻只要安穩就夠了,沒有那么多純粹的愛情的!
是啊,三十歲了一見鐘情的感覺確實越來越少了,不是因為概率變了,而是我們不敢去追求單純的愛了,作為大齡未婚男青年的我,大抵知道那種困惑,感覺這輩子就一個人要過一生的困惑,過了某個階段不能去愛,對于生活無可奈何的困惑,就開始在心里做了一把尺,我們不是不能去一見鐘情了,而是怕了,怕負擔不起的感情,也害怕負擔不起的生活,最害怕負擔不起流失的光陰了。
對于舊時的婚姻觀和現在的婚姻觀我也不知道怎么評價好,只是時代不同了,觀念也變了,也敢于爭取自己權利了,各種燈紅酒綠的誘惑也越來越多了,差別僅此而已。
一直以來我最向往的愛情和婚姻就是像我父母一樣愛情,媽媽是個鄉村老師,到了這個偏僻的村上遇到了比她小三歲的爸爸,那時候爸爸家因為火災一貧如洗,但是相愛就是相愛了,所有人的反對并沒有分開他們,后來結婚生子,有了英俊的兒子,對,就是我!
一直到現在都還愛著對方,爸爸去外地總是想帶著媽媽,如果只能自己去,回來唯一的禮物肯定是媽媽的。有時候媽媽啰嗦甚至教訓我和我爸,但是我都要開始不耐煩的時候,爸爸只是對我眨眨眼笑笑,永遠不會生氣的樣子,但是外人誰不知道爸爸的暴脾氣。
媽媽總是默默的付出,當年為了支持爸爸出去做生意辭掉老師工作,在家照顧我,做著她從來沒做過的農活。而現在爸爸有時痛風,媽媽總會通宵給爸爸揉著腿,只為了給爸爸緩解疼痛…
我是多么向往一份這樣美好的愛情?。?/p>
我時常會說我超甜的,并不是因為有多甜美,而是因為已是而立之年的我還相信愛情,我的胸膛并不大,決計裝不下整個或是甚至部分的宇宙。我的心河不夠深,常常會有露底的憂愁。我不能沒有心的平安,就像不能沒有愛的婚姻,只有愛能給我心安。在完全的蜜甜而高貴的愛里,我享受心與靈的平安。
愛可以是像龍卷風來的快而熱烈,也可以是和她在戀愛中在婚姻中慢慢愛,愛的慢一點,愛的久一點。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愛永遠不會晚,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那個愿意跟你相互依靠,合而不同的人共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