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年輕人:
想寫一封信,給像我妹妹這樣年紀的年輕人。
不知道你看到我這個陌生人給你寫信,一開始會是什么感覺??赡苣阒皇呛闷妫X得反正刷著豆瓣刷著微博也無聊,就點進來看看好了。在你眼中未來便像這封信一樣,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也沒有做過多期待。你小的時候可不是這么想的,那個時候你對未來的憧憬幾乎可以寫成一個劇本,甚至是好幾個。大人們不明白為什么你開始對所有事都變得“無所謂”,日子過得得過且過;其實我知道你只是害怕去面對未來而已。是啊,“未來”兩個字多沉重的,一開始只是要面對“鵝鵝鵝”和“一加一等于幾”的你,根本沒有被告知人生會變成這個模樣。世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殘酷又無奈,你卻連做個準備的時間都沒有。他們說大學是屬于你自己的,但你還是疲于應付期末考試,或是兩三年內(nèi)要考完14科的專升本考試,還有四級六級、計算機考試和一堆專業(yè)科目考試.....有時候你也在懷疑:這些考試真的能幫你嗎?你所學的東西在未來真的會用得上嗎?如果用不上,那花了年復一年最好的青春去做這些事,到底是為了什么?
父母和這個社會會告訴你:是為了賺更多錢,更好地生活。但你有沒有想過:對你來說,什么是更好的生活?
這一些東西老師從來沒有問過你,也更不可能教過你。興許你的老師根本就不Care你的未來,不在乎你到底有沒有考到這些證,當然也不在乎你有沒有學到東西或者這些東西在你未來的日子里有沒有用。教會你教科書的東西對他來說只是職責,他沒有必要去做與你相同的反思——若全世界的人都覺得你現(xiàn)在學的東西毫無用處,那么他就只能失去工作。在這個經(jīng)濟環(huán)境這么嚴峻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去到另一個高度好不容易才成為你老師的他會選擇讓自己失去工作嗎?學生就是醫(yī)生眼中的病人,看病看多了,醫(yī)生便缺少了悲憫的情懷;你的老師還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擔心,他有家庭,他還想升職,他跟“辛勤的園丁”根本不是一回事,這是你要知道的第一個殘酷真相。
你可能會反駁,我的老師很好,他很在乎我也對自己的工作敬忠職守;那么我恭喜你,你必定是千萬人中的幸運兒,若是有這樣的良師輔導,你還對未來依舊一片茫然,那么你本身可能就有很多的問題。
這便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本身”的問題。不久前,有一條熱門微博,說的是一個清華的女孩極其努力,被網(wǎng)友們喚作“學霸”的這件事。你可能也看過,但是看完也就這么算了;放心,我今天不是要批評你不思進取,因為我也并不記得那個女孩的“每日學習規(guī)劃”。但我卻一直記得其中一條轉發(fā),寫的是:“以絕大多數(shù)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笔堑?,這句話刺傷了很多人的心,但卻是不折不扣的事實,你今天在一個二流的學校,被一個根本沒有學術涵養(yǎng)的老師所教導根本不是因為什么“天賦不夠”之類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當初的你不夠努力。我雖然并不覺得努力學習就一定能成功,但當這種“不努力”成為一種慣性,那么你的一輩子也就大概有了糟糕的雛形。
大多數(shù)人,總是抱怨外在原因和外在因素,說什么“形勢不好”、“工作難找”,以此為借口給自己的失敗開脫。且不說“工作”并不是人生的目的,而是完成目標的一種途徑,一種過程。就算今日是百年前的紐約,你能保證你一定會找到一份工作嗎?人生就是這樣,抱怨的人最終無名老去,只有敢于面對“不允許哭泣場合”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年輕人,很快你就要面對這個社會了,很可惜我不是什么《秘密》的作者,不能教會你怎樣就一定能名利雙收,我也不是什么商業(yè)地產(chǎn)的老板,告訴你如何投機取巧賺更多的錢。但我想要告訴你,或者希望你看完這封信之后會做的事,就是反思過去,開始面對擺在你面前的未來。你知道嗎?我其實很羨慕你們,這不是客套話也不是玩笑話。雖然你們面對的形勢很艱難(我當時畢業(yè)的時候也沒有好到哪里去),但擺在你們面前的未來是全新的,充滿各種未知的可能性,你們完全不用擔心人生已經(jīng)“被定義”。我辭去畢業(yè)后第一份工作時,曾經(jīng)和當時的總監(jiān)聊了很久;我跟他說我在現(xiàn)在的工作中看不到未來,問他如何堅持下來年復一年做著這些事,他只是回答了我一句:“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我當時覺得這可能就是上層人的客套話,拿著自己的年齡和資歷在“曬命”,但今日我卻真正能體會到他那話中的無奈和深意。若是你一直都是短發(fā),那么剪短頭發(fā)對你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但若是你已經(jīng)留了好幾年的頭發(fā),有一天要你全部剪掉,你肯定會不知所措或不舍。人的20歲到30歲,可能就是走向一個“被定義”的階段,你會成為怎樣的人,做一些怎樣的事,在這個階段中一點一滴慢慢會得到累積。而對你們而言,未來是空白的畫布,只要你們足夠努力,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們?nèi)匀挥袡C會畫出曠世的畫作。
鳳姐這兩天發(fā)了一條微博,內(nèi)容是:“自信與否和學歷有關系。但這不是因果關系。而只是一個規(guī)律。高學歷者較為自信。普通人,智商,資質(zhì)平平。只想過平淡日子。當然什么都不會。也不可能自信。他們走路習慣低頭。站姿不夠筆直。吃相也不太雅觀。走路速度較慢。智商高者,走路速度快,站立時沒有彎腰駝背現(xiàn)象。說話聲音較大,吃相文雅?!辈⒉煌耆軐?,但我很喜歡里邊的一個觀點——有時候,“自信”是一種選擇,當你心中覺得你不可能做成一件事,把頭低下的時候,事實上你就已經(jīng)對整個人生低頭了。我學歷也不高,但正如我所說,我并不覺得在大學中學到的那些東西真的有什么用,我當時和你們一樣,就是混個文憑而已,好在后來我想清楚,知道人生不該被浪費,才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我當時的總監(jiān),最近也辭職了,決定和朋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你看啊,有時候去追求想做的事想要的人生并不是什么難事,你只要抬頭挺胸跨步走就好了;對我們來說都還不遲的事,對于你們更加不會太遲。
去思考,你是怎么樣的人,你想過怎么樣的人生;然后抬起頭,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