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這么個男孩,長得是真丑。
丑到什么程度?丑到他不得不自嘲:“要整容很多次才能這么帥的。”不信你自己看看下圖。據說他的同學有的被他的丑嚇到夜夜做噩夢,家長都想著要讓自己的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因為長得丑,他媽媽不得不在他上中學之前一直在家里親自教他。但是,他媽媽決定,從中學開始,讓他去學校上學。
他爸可擔心了,“長成他那樣的新生就他一個……把他送到學校就是讓他任人欺負。”
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丑,畢竟“普通孩子不會把其他孩子從游樂園嚇跑,普通孩子不會到哪都被人盯著看。”
第一次去學校,校長特意請來幫助他熟悉學校環境的三個同學就因為他的長相而吵起來。
盡管如此,他還是想要去上學。
去到學校,同學們以異樣的眼光看著他,甚至他所過之處,主動分出一條明顯的道來。吃飯的時候,被同學嘲笑他吃東西的樣子向怪物。上體育課的時候,被男同學拿躲避球扔他一個人……
換了是另一個人,只怕整個人生就此毀掉了。
二
已有的心理學研究已經有明確結論,長得好看的人,人生是占明顯優勢的。
他們在嬰兒時期可以得到成人更多的關注和照料,到了兒童時期,又會被認為是更加聰明、可愛,也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寵愛,更可能被委任為孩子中的領導者,犯錯后受到的懲罰也更少。長大成人,他們又會被認為是擁有更多良好的品質,更善于社交,更加親和;在工作方面,他們總是給人感覺更有競爭力,更加專業;因此,他們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擁有更高的薪水,也更容易獲得提升。
心理學家把這一現象,稱之為“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
那長得丑的,該怎么活?
這世界也太不公平了吧?!
別忘了,長得丑的人,也是有爸媽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拼不了顏值,長得丑的人還可以拼爸媽。前提是,他們的爸媽,有著高歡迎度。
那什么樣的爸媽,才算是有高歡迎度的爸媽呢?
舉個例子,在你媽小的時候,當一群小朋友聚在一起討論要玩什么游戲時,有的人提議玩抓迷藏,有的人提議玩跳繩,而你媽提議玩丟手絹。結果,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覺得你媽的提議最好,于是,最終他們選擇了玩丟手絹。不單單是在小的時候,一直到現在,你媽都是這樣的人,大多數認識你媽的人都愿意聽你媽的,在你媽有需要的時候主動幫助她。總之,你媽一直有著高質量的人際關系,她一直是一個有著高歡迎度的人。
心理學家說,倘若你媽小時候受歡迎,那就可以預測你也受歡迎。
心理學家承認外貌對我們成年生活的重要,但是,心理學家認為,歡迎度對我們更重要。歡迎度不僅會改變我們的外在,還能影響我們的大腦神經網絡,正因此,它也改變了我們所見、所思和行為舉止。
三
在學校被人欺凌,回家后,他對著媽媽哭,他問媽媽:“長相會影響我一輩子嗎?”
媽媽很誠實,說:“我不知道。”但是她接著說:“看著我,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印記,你第一次手術時我長了這條皺紋,最后一次手術時我長了這些皺紋。這張地圖會為我們指引方向,而這張地圖,標記著我們去過的地方。它絕對不是丑陋的。”
他的媽媽不是心理學家,卻熬了一手好雞湯,而且這碗雞湯,還真的有效。
心理學家說,家庭氛圍是會在家庭中世代相傳的,那些具有攻擊性的家庭氛圍,就會培養出被拒絕的孩子。而那些能看到母親微笑的嬰兒,能夠在大腦里產生特別的生物化學反應,這種反應能夠幫助他們在未來幾十年里更富成效地應對壓力。而一個能有效應對壓力,控制情緒的人,無疑更容易受歡迎。
當然,除了要拼爸媽,還得靠自己。
他雖然長得丑,但是他努力啊。
他在考試的時候,讓同學抄他的答案,就此換來了第一個朋友。他對朋友真誠善良,他在朋友有需要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周圍的人,最終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歡迎。
四
這個長得很丑的他的故事,來自于電影《奇跡男孩》。
而關于歡迎度的科學知識,你可以從《歡迎度》一書中獲得。
這本書中,有這么一個關于一輛名叫閃電麥昆的賽車的故事。
麥昆是一輛賽車,他的一生都在為贏得“活塞杯”的冠軍而努力,只要贏得冠軍,他就可以換上一身新油漆,獲得花俏的贊助,以及無數粉絲的崇拜。
在去參加比賽前,他被迫留在了一座名叫水鄉溫泉的小鎮,和小鎮的居民一同工作。
后來,他終于還是去參加了他夢寐以求的比賽,卻驚訝地發現,自己真正懷念的是水鄉溫泉里的那些居民。在距離終點線只有幾英寸時,他決定放棄冠軍,代之以無私地幫助賽車伙伴。
為什么麥昆不完成比賽呢?
因為,無論你競賽了多久,勝利都不會比交到好朋友更讓人開心。
參考文獻:
徐華偉,牛盾,李倩.(2016).面孔吸引力和配偶價值:進化心理學視角.心理科學進展,24(7),113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