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這個標題,應該能想到我要寫的對象是什么吧。毛蛋兒,是一個親昵的稱呼,有可能是一個寵物的名字,也有可能是一個小孩子的昵稱。
在我們這邊,一個小孩子剛出生,家里人為了表達對他的寵愛,很多家長都會用“毛蛋兒”“狗蛋兒”“豬兒”等給孩子起一個昵稱。比如,今天我要寫的這個“毛蛋兒”就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
“毛蛋兒”的全名是曹琳琳,是我小姨子的女兒。她是一個非常聰明、語言能力特別強的小女孩,今年大班已經畢業了。可是,由于毛蛋兒生日小,她生日是農歷十一月八日,不夠上一年級的年齡要求,離法定上學年齡還差半年。
毛蛋兒雖然年齡小一點,但是她的個子已經一米二,體重也超過了50斤。她有一個哥哥,比她大差不多20歲,她媽媽生下她后,由于要經營她的服裝店,于是在她一歲左右就把她寄放在姥姥家。同時,媽媽不能陪她就給她買了一個平板電腦,給她下載好多動畫片、兒歌等適合她看的東西。姥姥不忙的時候,就教毛蛋兒學說一些經典的農村歌謠,比如“姥姥門前唱大戲”“小老鼠上燈臺”等。毛蛋兒一學就會,經常與姥姥對答如流。她在動畫片里學到的很多兒童語言,就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得恰如其分。比如,有一次姥姥家請人干活,姥姥做好飯后,就對毛蛋兒說:“毛蛋兒,給咱們搬板凳,準備吃飯。”毛蛋兒當即脫口而出:“好的,姥姥,包在我身上”。姥姥聽后,高興得逢人就夸。還有,我經常會給毛蛋兒買一些繪本,我有時候會給她講。但,最讓我驚喜的是她拿到繪本就會看圖說話,而且故事編的有模有樣,有時候還會模仿不同角色的人說不同的話。特別是最近,她會模仿姥姥姥爺說方言,有時候也是學著抖音視頻說各個地方的方言,經常把我們逗得前俯后仰。她的父母比較忙,對她的教育引導也不到位,特別是她的父母的語言不能夠從正面影響到她,我覺得是一個遺憾。
她的父母都比較寵愛她,小時候養成了有求必應的習慣,因此她很任性就不足為奇了,她想做什么就一定要通過各種手段達到目的。這樣一來,每當她的愿望得不到滿足,她就會使出渾身解數,比如哭,不停地哭,哭的稀里嘩啦嚎啕大哭甚至撕心裂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長此以往,她的父母就遷就她,尤其是她的爸爸對她基本沒招,她的媽媽性格比較強勢,還可以管服她。時間一長,除了她媽以外,其他人對她都沒轍。
這就是毛蛋兒,機靈鬼怪、可愛漂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