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關于“時間概念”的畢業設計,有幸獲得2019年珠海國際設計周新勢力獎,受邀去珠海參加頒獎典禮,第一次一個人去這么遠的城市。
對珠海的第一印象是“熱”,那時已經是2019年12月上旬,從成都跨到珠海的氣溫差讓我有些不適應。接機的工作人員給了我一瓶礦泉水然后把我送到酒店,辦理簽到的相關流程后到自己的房間休息了片刻,由于不太適應這樣的社交場合晚上頒獎典禮完后的晚宴沒有參加,回酒店放好東西出去走了走,夜里的風吹來十分溫暖,我趴在海邊的欄桿,海上輪船的燈還亮著,緩緩前行,高樓大廈耀眼的光線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旁邊就是著名的珠港澳大橋,半個小時抵達澳門,很不幸,我沒來得及辦理通行證錯過了這次去澳門一覽風光的機會。
早茶是當地出了名的習俗,因為向往我在小紅書上找了一家比較出名的早茶餐廳,一個人點了七個菜,上菜的阿姨用她的廣東口音反復問我是一個人來的嗎,我再三的肯定說是的,氣氛突然有些尷尬,還好這些菜的份量相對沒有那么夸張,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帶著甜味但是又都不相同,對于我這樣的吃貨來說無疑是一種享受,吃了大概兩個小時,餐廳都快閉店了我才離開,打車去往下一站:新圓明園,不幸運的是因為修建暫停游覽。
天氣很熱,紫外線些許強烈,在新圓明園門口我準備打車去日月貝,司機詢問我是否過來旅游,并告知我這里的生活節奏相對還是很慢,一年四季陽光充足很適合休閑度假,他在閑暇之余都會去海邊坐上一天看海浪的翻滾,聽海的聲音,從這位司機的描述中我大概想象到長期在這里生活的人們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到了日月貝我對司機表示感謝并告別。天空的云不知道躲去了哪里,只見鋪開的藍,日月貝像是貝殼戳成線所交織的網,輪廓清晰光滑,白色的表皮在光線的照射下格外亮眼,面向日月貝的右邊是海,海邊有許多樹,樹下有一條步行道,道上行走著看海的人們,我也是那其中一個。
因為時間倉促,我沒來得及去看漁女也沒有去看燈塔,就在這海邊走走,海風吹起我的裙子和我的頭發,坐在那里,看見浪花一層一層的推起,拍在紅褐色紋理交織的大大小小的石頭上,發出聲音,我精心挑選了一個小石頭放進包里留作紀念。在這里,我待到了日落黃昏,城市的光亮起,風褪去了燥熱,人漸漸散去,我想我該回去了。
第三日,去參觀了設計周的展覽后坐公交去珠海的繁華地段覓食,找了一家特別的火鍋店,像韓劇里的自習室,在隔板里的空間靜靜享受一個人的午餐。
天黑了,坐上回成都的飛機,俯瞰這座城市的燈光,下面是海是小島是這里生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