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過后的踐行,踐行過程中的專注,能讓我們的“注意力”變得“更值錢”!為什么“明白很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以為自己“明白”了,其實只是一種錯覺,一種幻想,看到一個道理和真正明白,真正明白和真正做到,每一步都差了“一千里路云和月”!
行動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
真要明白一些道理,過好自己的一生,就要用自己的行動持續的去踐行學到的道理;
行動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獲得反饋,能不斷的檢驗道理的正確性;
知道了某個道理,如果覺得對就按那個道理去做,通過行動過后的反饋來強化和修正自己的“知”,再用自己新的“知”去更好的指導自己的行動,如此循環往復,良性循環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真正獲得進步和成長。
成長的過程就像學做菜
前段時間,我跟朋友學了一道菜:紅燒魚
剛開始我先看了一遍,流程大概是這樣的:魚買回來先清洗干凈,然后油下鍋,等油熱后到了一定的溫度就放魚,炸一會兒再翻個兒接著炸,感覺差不多后把魚弄到鍋的一邊,一起把蔥、姜、蒜、辣椒放進去炒一會兒,直到聞見蔥姜蒜的香味,然后放料酒、放醬油,再炒一小會兒,然后放點白糖,最后加適量的水,大火燒開之后小火慢燉,大概燉二十分鐘,收汁完畢出鍋前加點味精提鮮。。。
如果我把整個過程看完之后,就說我會做并且能做好紅燒魚了,你會不會覺得我很傻?看完就代表會了嗎?
這特別像文章開頭的那句話“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所謂“明白”大多數時候只是看看而已;
這種看過就以為自己明白了的行為本身就很荒唐吧?還想過好這一生?
看過做魚的過程之后,我又親手做了一遍,流程是一樣的,最后做出來的味道還是跟朋友做的差了不少,有一點土腥味,后來總結原因可能是開始洗的時候沒清洗干凈,料酒和醬油放少了,最后收汁的時間短了一點;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有了這次親身經歷加上得到的反饋,下次我再做紅燒魚時肯定能比這次的味道再好一點,不斷的去做,得到反饋,總結經驗,持續做下去,肯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大腦升級(成長)靠踐行
道理這東西,聽再多也沒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是正常現象,踐行才是改變的根本!
在我們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光看看就行了;
要真正的搞懂一個概念;
不光要搞懂,還要去踐行;
有了行動才會有反饋,有了反饋才能反思、總結,然后修正自己行動,再根據新的反饋,反思、總結,循環往復,良性循環,只有這樣不斷的通過踐行提升自己的認知才能讓自己真的明白一些道理,獲得真正的成長。
專注才能讓我們成長的更快
閱讀,英語,編程,概率統計,邏輯學,投資理財。。。。
這些都很重要,都想學,但是我們真能一下子全都學會嗎?
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讓所有想學的東西都齊頭并進!
所以要問問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現階段對自己來說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隨著時間的流逝,答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我們要隨時調整自己,每天都要做那些現階段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低頭‘深耕細作’,偶爾抬頭看看方向;杜絕一切誘惑,想要的太多,很有可能到最后忙的焦頭爛額,一無所獲……
目前我正在學習的有:
1,閱讀《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并每天認真留言,每天一小時左右
2.學習英語,每天兩小時左右
3.減肥,鍛煉身體,每天一小時左右
4.有空余時間就看書,買了概率統計方面的書,還有很多書放了很久都沒時間看。。。
買書容易,看完難,看完了,看懂難,想明白,再去踐行更是難上加難。。。
目前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閱讀專欄和學習英語,這兩樣是無論如何也要保證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在進步的,專注可以讓我們進步的更快!
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任何事。
踐行很重要,比踐行更重要的是思考,沒有思考哪來的踐行?沒有踐行過后的反思,哪來的成長和進步?
追求閱讀的質量,哪怕只是不經意間看見了一句話引發了自己的思考,從而改變了行動;也比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讀了N本而沒有任何思考行動強多了!
思考過后的踐行,踐行過程中的專注,能讓我們的“注意力”變得“更值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