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民營經濟已然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同志在《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一文中明確指出,要優化省級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工作,迭代升級人才政策,鼓勵民營企業依托“八閩英才”等重點人才工程,大力引進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和項目創新團隊。這一舉措意義深遠,為福建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優化省級高層次人才認定工作是精準引才的關鍵。過往的人才認定標準可能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導致部分真正有實力、有潛力的人才未能被及時發現和吸納。如今,對認定工作進行優化,能夠更加科學、全面地評估人才的能力和價值。例如,可以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認定指標。在高新技術產業,注重人才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創新思維以及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在傳統制造業,則側重于人才在工藝改進、質量提升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和實際貢獻。這樣精準的認定,能夠確保引進的人才與民營企業的需求高度匹配,讓人才能夠迅速在企業中發揮作用,推動企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
迭代升級人才政策則為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人才政策是吸引人才的“磁石”,是留住人才的“定心丸”。通過不斷迭代升級,政策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和人才的期望。一方面,在物質待遇上,提高人才的薪酬補貼、住房保障等標準。以廈門為例,其對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優厚的購房補貼和人才公寓,解決了人才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在發展機會上,為人才搭建更多的科研平臺、交流平臺。比如舉辦各類高端學術研討會、行業峰會,讓人才有機會與國內外頂尖專家交流合作,拓寬視野,提升自身能力。同時,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便利,讓人才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鼓勵民營企業依托“八閩英才”等重點人才工程引進高水平人才和團隊,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諸多挑戰,而人才是其提升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能夠帶領團隊開展前沿技術研究,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項目創新團隊則能夠以其創新的思維和協作能力,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和商業模式。例如,福建的一些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引進相關領域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成功突破了技術瓶頸,實現了產品的更新換代,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而且,這些人才和團隊的入駐,還能夠帶動企業內部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形成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舉措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廈門舉辦的留學人才項目資本對接會,吸引了眾多海外高端人才帶著創新項目前來,其中超六成人才為海歸博士。這一活動不僅促進了資金鏈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也為民營企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契機。同時,廈門市不斷優化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標準,關注青年創新人才的引進,將“雙百計劃”創新團隊負責人納入B類人才認定范圍,將“雙百計劃”團隊核心成員納入C類人才認定范圍,這一系列舉措都為民營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優化省級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工作,迭代升級人才政策,鼓勵民營企業依托重點人才工程引進人才,是推動福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期待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福建的民營企業能夠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和創新團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為福建經濟的騰飛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