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字宋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
在惜字如金的正史中,很少會特意去記載一個人的外貌。
對于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能夠用六個字來形容他的外貌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而對于文天祥,《宋史》卻用了十七個字的超高待遇,來描寫他的外貌和風度——“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
“體貌豐偉”,是說文天祥個子很高,而且屬于那種身材不錯,玉樹臨風那種;
“美皙如玉”,這句話好理解,是說文天祥皮膚很好,很白;
“秀眉而長目”,則是重點講述了文天祥帥氣的眉毛和大眼睛;
“顧盼燁然”,則是對前面所以描述的總結——一句話,就是文天祥看起來很帥氣。
這是《宋史·文天祥》傳中,對文天祥外貌的著重描寫。
【二十歲中狀元】
在古代,一個寒窗苦讀的學子,如果能夠在三十歲前考取進士,就已經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如若二十歲就能高中狀元,那就不僅僅是祖墳冒青煙的事情了,那簡直就是飄仙氣了。
文天祥在二十歲那年,成功通過了禮部舉行的科舉考試,考中了進士。
隨后,在宋理宗親自主持的殿試上,文天祥又脫稿演說上萬字,而且句句有理,讓宋理宗也很是嘆服。
佩服之下,宋理宗當即就欽點文天祥為狀元——進士第一名(其言萬余,不為稿,一揮而成,帝親拔為第一)。
【抨擊得寵宦官】
宋理宗開慶初年,蒙古大軍在滅掉金國二十多年后,開始大舉進攻南宋。
面對蒙古鐵騎的進攻,宋軍連連敗退,以至于貪生怕死的得寵太監董宋臣,連連勸說宋理宗把都城遷往福建和廣東一帶,以避鋒芒。
朝中雖然也有很多大臣對此持反對態度,但卻是敢怒不敢言,擔心宦官董宋臣給自己穿小鞋。
然而,文天祥對此卻不怕。
此時,身為寧海軍節度判官的文天祥,主動上書宋理宗。
在奏疏中,文天祥重點說了這么一句話——“請求皇帝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乞斬宋臣,以一人心)”
但是,對于文天祥的這份奏疏,不知是被宦官董宋臣私自扣押下了,還是被宋理宗本人給扣押下了。
總之,文天祥等待了好久,都沒有得到宋理宗的回復。
二十出頭的文天祥,當時還是一個憤青,在等了好久都沒有得到宋理宗的答復后,他竟然一氣之下辭官回了老家(不報,即自免歸)。
當然,宋理宗是不會輕易就放棄這個自己所選中的狀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