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jpg
采銅:作家。 2016年推出作品《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同年進入亞馬遜中國年度新銳作家榜。 采銅就是眾多“大神”中的一位。他是知乎第41161號用戶,至今為止,他貢獻了975個回答,獲得了493598個贊同、115293次感謝,被公認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他的較真與理想主義贏得了無數人點贊。
這本書,打開了認識的七個側面,他們分別是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和成功。
選擇
一、當我們陷于某個人生困局時,困住我們的不僅有外界的客觀現實,還有我們過去的經歷、習慣和思維慣性。這些東西會在我們思考時自動填入“隱含假設”,從而限制思考的角度和范圍。其結果是,我們通常只是在兩三個“可見選項”中去做決定,而意識不到更多的“可能選項”。
對于如何擺脫這種困境,作者提出了兩個新的思維框架:一是目標懸置,二是能力嫁接
K:我自己就經常陷入這種困境中,所以在工作中喜歡把問題拋出來大家一起爭論。在爭論過程中就會給你靈感,打開你的思路。甚至可以找點人來“找茬”發現自己的盲區。比如網絡發達的今天,你把你的觀點放在網上總會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不同經歷的人會有不同角度的看法。這也是突破這個困境的一個好辦法。
行動
一、當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就直接開始做吧。只要開始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K:不是牛逼了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有可能牛逼。比如在獲取信息非常便捷的今天,有些人一天報了好幾門微課。越上越焦慮,因為看到了自己的缺漏,差距。但是沒有立即行動去改正或者去堅持做好一件事。而只是不斷的接收信息。這也是為什么說“懂得那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這也是上微課要的一種姿勢,邊上課邊踐行方法,并在踐行中不斷的復盤,反饋,這樣才有意義,才能成長。否則只會陷入一種瞎忙,一種焦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