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抱怨為什么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其實所有行業都會經歷從"渾水"變成"清水"這樣一個過程,渾水的時候最好摸魚。
比如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產品緊缺、需求被忽然打開,呈現的是一種非常粗放的狀態,而且信息極為不對稱,所以在這樣的商業環境下必然會出現渾水摸魚的暴利。
40年前,跑馬圈地的時代,產品匱乏,做市場極度緊缺的產品,就能賺的盆缽滿滿;
20年前,中關村賣電腦,賣一臺賺一臺,15年前搞煤炭,賣一噸賺三噸,暴利衍生;
10年前,電商興起,無數人投入電商大潮,搞網店不知誕生了多少千萬富翁百萬富翁;
但到今天這些行業基本都是微利,進入的群體越來越多,這些行的暴利性逐步褪去,甚至慢慢虧損,曾經賣電腦的高薪人士,現在也不過拿平均工資,煤炭行業也逐漸式微,無數人擠破頭去做淘寶,也只能勉強溫飽。
所以不是生意難做了,只是任何行業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一過,這個行業就歸屬到社會平均利潤了。
那么,什么樣的情況才會出現暴利或者暴利行業呢?
1.達成壟斷的行業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錢小帥:
“和暴利行業掛鉤的,多數是壟斷,個中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一個行業初期的暴利必然帶來極大的競爭,極大的競爭就會稀釋利潤,所以一直能夠保持暴利的行業,基本上都是壟斷。”
比如中國的煙草行業、通信行業、電力、石油等,之前有媒體報道中說道,中國煙草是20個阿里的利潤。2018年阿里的利潤是將近700億,為什么中國的煙草公司利潤這么高呢?因為中國有將近3.5億的煙民,但煙草的生產權壟斷在煙草公司手上,所有的煙民消費香煙必須從煙草公司這一個渠道,而香煙的生產成本和生產技術是極低的,可想而知,每年煙草公司的利潤是多么的驚人!媒體報道相當于20個阿里的利潤也就不足為奇了。其他諸如電力、石油、通信等壟斷性行業,利潤也是驚人,2018年中國移動的總利潤高達1100多億!
2.高風險行業
為什么有些行業明明違法亂紀風險高,還是有人鋌而走險?因為眾所周知,高風險往往對應高回報即暴利。諸如黃賭毒等國家明令禁止的違法行業,依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繼,鋌而走險,就是因為利潤暴力到驚人。
3.求遠大于供的行業
市場永遠是供求關系的平衡者,當供應和需求出現了任何的不平衡,都可能對利潤帶來巨大的影響。
如果某個行業是需求端(遠)大于供應端,那么,在自由的市場經濟之下,供應端的行業企業就能在面對根本滿足不了需求量的消費者/用戶時,采取暴利定價的方式對需求端銷售,帶來極大的暴利。
4.房地產行業
房地產行業暴利有目共睹,眾所周知,中國富豪排行榜前列很多都是房地產開發商。沒有調控之前,房地產處于較為粗放較為混亂的經營階段,很多房地產開發商捂盤銷售,捆綁銷售,賺的盆缽滿滿。
5.金融服務業
在2018年發布的企業經營年報中,營收前10的公司有6家銀行,1家保險公司,四大行、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紛紛上榜,可見金融服務行業的利潤依然前景廣闊。
金融服務為什么是“暴利”?在高質量發展、金融國際化、國內投資市場環境日趨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個人、家庭將更加注重理財、投資。而理財投資,同樣也是可以一人服務多人,中間疊加起來的綜合收益將會是“暴利”。
這里面典型案例則是是去年頻頻爆雷的P2P金融服務業行業,P2P,本來是一種利用互聯網思維將需要用錢的人和有閑錢的人通過平臺進行對接的平臺,
新興事物在初期發展的時候,因為缺乏行業監管,成為很多人空手套白狼最為快捷的斂財工具。
金融服務市場隨著國內個人投資需求越發旺盛的大環境下,銀行、保險、投資等很多新興金融領域將可能會是產生暴利的行業。
6.從0到1,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的創新行業
看看福特,比爾蓋茨,馬云等財富人物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暴利行業都是集中在引領社會進步和變革的行業,都是之前沒有的,當下剛出現的新興行業。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根據各項數據顯示,未來引領社會變革的行業應該集中在生物技術和信息科科技對應的創新行業,諸如基因工程、人工智能、VR技術、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創新型風口行業,行業有前景,市場也會逐步擴容,用戶群體會逐漸增加,目前這些創新型行業參與者少,且參與具有一定的門檻,因此也有時間發展為行業巨頭,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隨之而來帶來的也是暴利。
結尾
除了被壟斷的諸如煙草、電力等行業,任何行業都有其存在的生命周期,
違法的高風險行業,應該避而遠之,遠離誘惑,新興的創業行業,應當保持較高的關注。
什么行業賺錢?說句實話,事實上你了解并熱愛的行業,才能說有賺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