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 ?農歷臘月初八“小寒”
《小寒》
(唐·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話說今年真的很特別
因為寒冷的小寒和溫暖的臘八節撞上了
今年小寒是農歷十二月初八,碰巧是臘八節,俗稱“臘八” ,臘八節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做臘八蒜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摩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小寒碰上了臘八,勢必擦出不一樣的火花,這一天飲食宜溫熱柔軟,不僅是口感溫熱,食物的性質也要溫熱,可以起到健脾、暖胃、補腎的作用。民諺云:小寒、大寒防風御寒。
最能具備溫熱柔軟的食物當屬臘八粥了!“小寒”節氣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喝臘八粥的歷史,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何為小寒?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標志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小寒時,太陽運行到黃經285度,時值公歷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
小寒之后,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俗話說,冷氣積久而寒。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
節氣三候
一候雁北鄉:小寒之日“雁北鄉”,這個“鄉”是趨向,北飛雁已經感知到陽氣,是為先導。
二候鵲始巢:小寒后五日“鵲始巢”,喜鵲噪枝,已經開始筑巢,準備繁殖后代了。
三候雉始雊:再五日“雉始雊”。雉是野雞,陽鳥,雊(gòu),求偶鳴聲。這時,早醒的雉鳩就開始求偶了,早春已經臨近。
冷在三九
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恰在小寒節氣內。
每年的大寒小寒雖說寒冷,但寒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這往往預示大寒要冷,廣西群眾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諺語。
小寒養生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