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龍五爺十幾年前因酒醉莽撞,抱住兒媳惹出是非,后來無顏面待在家里,只好遠走他鄉,隱姓埋名棲身柳楊寨。
誰知卻成了柳楊寨里有威望的人,寨里的人硬要給他找個媳婦,他死活不接受。陰差陽錯,他又遇到婷婷,婷婷誰也不嫁,偏要嫁給他。
這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迫使龍五爺又一次出走了。他離開了柳楊寨。
茫茫人海,何處是歸宿?四顧茫茫,該向何處去?
龍五爺漫無目的地走著,今晚的月亮彎成了銀線,天上的星子繁盛,卻散著寒光。遠處的山巒,像巨大黑色的怪物,顯得猙獰恐怖。樹林里偶爾傳來一兩聲動物低沉的吼聲。
也許安靜的夜里,被龍五爺的腳步聲攪碎了。
腳沒有方向,但心中有方向。等到東方魚肚白時,龍五爺忽然發現自己正在向家鄉的方向走去。
也該回去看看了,十幾年了,不知道親人們他們過得怎么樣?孩兒他娘身體還好嗎?大兒媳心中的怨恨還在嗎?大兒子會接納自己吧。
也許十幾年的時光,把這一切都消磨了,都改變了,自己只是一個出了遠門的游子,僅僅是回家而已。
想到這里,龍五爺不由得腳下加快了速度。正當他專心趕路時,忽聽一聲怪異的笑聲,哈哈,真是膽大,敢在這個時候,從爺的地盤大搖大擺地走過,連聲招呼都沒有,真是不懂禮數,沒有先生教過你嗎?
龍五爺心想,壞了,不知碰上哪路神仙了,咱不想不惹是非,多給人賠好話就是了。于是連忙說道:在下只是過路人,絕非有意闖入,如有冒犯,還望指明一條正道。
對方的聲音變得笑中有罵,笑中有怒:已經冒犯了,嘴倒是會討巧,正道倒是有,就是給爺磕三個頭,放下你身上的財物,立馬滾,饒你不死。
龍五爺說:咱們有理說理,有話好好說,你這般言語,分明是挑事了。
“挑事又如何?我就是專門挑事的,老東西,看你活的不耐煩了,不跟你膩歪了”對方一聲口哨,唰!閃出來五六號人。
龍五爺迅速取下背在身后的刀,但沒有拉開刀鞘,他環視了一眼這些人:不是什么武林豪杰,都是現江湖雜派人士,自己可以輕易拿下。
他不想和這些人在糾纏,直沖而去。忽然,他感覺一股勁風迎面而來:不好,有暗器。龍五爺騰挪閃躲,一眨眼來到這些人面前。這伙人,還沒看清刀是怎么出鞘的,等刀再入鞘時,龍五爺的身邊躺滿了尸體。
這樣的匪徒,留下也是禍害,會傷及更多無辜人的性命,殺了他們是替天行道。
整整走了三個月,龍五爺終于到了家鄉的地界了,再有半天的行程,就到了家鄉所在地的縣城了。
這一路上,龍五爺行俠仗義,除惡濟貧,遇見不平挺身而出,做了不少積德行善的大好事。遇見孤兒寡母被人欺的,遇見弱女子被欺凌,無處依靠的,遇見佃戶被地主老財壓榨的,他像是贖罪一樣,熱衷于這些事,專愛管這些事,于是江湖上有了傳言,有一個白眉大俠橫空出世,除惡揚善,蕩平人間不公事。
后來竟然引起了江湖各大門派的相互猜疑,紛紛推測,是不是哪個門派借機要搞事情?事情愈演愈烈,最后官府也驚動了。
好在龍五爺行蹤不定,從不露真名。加之后來,歸心似箭,這種事情做的也少了。漸漸傳言又平息下來。
一到縣城,龍五爺就迫不及待的四處打問姚家莊的消息。
自己的家怎能忘記?他請一幫丐幫的兄弟吃酒,給他們買了燒雞。
丐幫的兄弟看著他拿來的酒和燒雞不動手,有人說不食嗟來之食。龍五爺想,哎呀,這是自己不懂規矩。連忙抱手供拳,各位好漢,在下有事討擾,這算我的見面禮。只想從各位這里,討得一點關于姚家莊的消息,僅此事而已,并無其他瓜葛。
丐幫的好漢們一聽這個,紛紛放松心情,開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消息有的事也多的是,不知道你想聽哪一條?反正都是些不太好的消息。
姚家莊啊,現在人氣不旺,村子里面一片凋落。
原來的姚家莊,大戶人家多,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許多人搬走了。
你的消息不準確,不是搬走了,是有劫匪掃蕩過。
不對不對,聽說自從那個姚云起離家出走后,村子就人氣往下走了。
聽到這里,龍五爺也心頭一震:姚云起,這個名字,這個名字,已經多少年沒有人喊起過了。
龍五爺連忙問:哦,關于那個姚云起,有沒有什么其他消息?
姚云起呀!聽說當年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
原先好著呢,后來兒子,好像是大兒子娶了個漂亮媳婦,姚云起貪戀兒媳的美貌,毀了名聲。
原先的姚云起,那是江湖大俠一般的人物,肯定是那小媳婦不守婦道。
算了算了,不說這些事,清官難斷家務事。嚼別人的舌頭不符合咱們的幫規呀!
我們又不是捕快,這些消息都是打探來的,都是別人嘴里講的,我們只是轉述而已。沒有背后說人家壞話的意思。
龍五爺聽完這些話,心里更加的悔恨,自己當年的一時沖動影響了自己,影響了家庭,連兒子兒媳都影響了。哎!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么樣?
他連忙問:各位好漢,那姚家后來呢?他們家過的怎么樣呀?還在姚家莊住嗎?
姚家呀!聽說后來不行啊。就因為姚云起的事,家里一直鬧矛盾,好像是這樣。
反正日子過得好像也艱難,具體我們也不清楚,咱很少去姚家莊了。
縣城距離姚家莊還有50里路,還要過兩個鎮子。
龍五爺一刻也呆不住了,他想盡快趕到距離姚家莊十里之外的鎮子上住下,然后再做打算。
十多年了,鎮上的變化也不小,龍五爺找了一個偏僻的客棧住下了。這時天色尚早,他叫了飯菜,送到了房間。
黑夜終于來臨了,他悄悄地出了門,裝著自己一直在房間的樣子。臨出門前,專門要了酒,要了熱水,叮囑小二,不要上來討擾自己,自己飲了酒,熱水泡了腳就要睡覺了。
第一次,黑夜在龍五爺心里的感覺那么的好。夜晚掩蓋了一切,遮擋了一切。自己可以毫無壓力的回家看看。盡管只是遠遠的觀望而已,而且還只是看一個模糊的影子。
黑夜給他帶來的那種美妙的感覺,只持續了僅僅的一會兒。更多的是急切,迫切。
親人啊,我回來了,你們可都好。
夜幕籠罩下的村莊,像睡著了一樣,只有幾聲狗叫,提醒夜行人,這是個有人家的村莊。
當踏入村子的東入口時,龍五爺流眼淚了,一種復雜的情感涌上來,讓他不由自己。
要不是當年酒醉后的魯莽,自己何以落得這般地步。他感覺到自己現在人不人鬼不鬼的,竟然落得如此可憐的模樣,到家了,卻不敢見人,大白天不敢回來,只能在夜晚偷偷摸摸的回來,而且是偷偷的看看,哎!作孽呀!
但現實就是這樣,社會法則就是這樣,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管是酒醉,還是爛醉如泥,你都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付出代價,并且加倍償還。
龍五爺感覺自己的心快跳到嗓子眼兒,盡管已經是深夜了。但是他擔心,萬一要是有哪個熟人晚上辦事回來的晚,萬一要是碰見多尷尬。萬一誰要遠出遠門,趕夜路,這個時候恰好出門了。他在心里面想到了1萬個萬一,真是怕碰見人,羞愧啊!
黑夜籠罩下村子里看不出什么變化來,只是村東入口處那個大的皂莢樹不見了,挨著皂莢樹的廟似乎大了許多,也許擴建了。
原先的記憶還在啊!怎能忘記呢!他提氣凝神,腳步放輕,卻沒有放慢節奏。
到了到了,終于到了,到家門口啦!
龍五爺老淚縱橫,還是原來的模樣,家中的大門一點也沒有變化。
他撫摸著門洞的磚墻,歲月侵染已經有些斑駁了。這個門洞還是自己當年親自監工蓋造的。他用手親切的觸摸著那扇大木門,門上已經有好多裂痕,上面的木刺刺著他的手,他卻全然不覺得。
他又走到大門口,門前兩棵大槐樹還在,還依然那么的茂盛,似乎在等待他這個歸來的老人。龍五爺仰天長望,他呆呆的望著巨大的枝葉,思緒萬千,又異常的復雜。
他返身回到門洞,坐在門石墩上,不由得哎聲嘆氣。也許自己驚擾到了夜里面的動物,門洞上面竟然有小鳥叫的聲音,也許小鳥在里面做了窩。
自家的門洞上怎么會有小鳥在上面做窩呢?難道家里沒有人?想到這里,他心頭一緊,難道家里沒有男人了?他被自己這個想法嚇了一大跳!啊,難道家里出了變故了。龍五爺一下被涌出來的想法嚇得呆住了。
時間1分1秒的流逝,白天趕著黑夜,黑夜趕著白天。黑夜過去了,白天就來了。龍五爺也不知道自己呆了多久。
忽然他聽到有人喊:誰?是誰在?
龍五爺不敢回應,他急忙站起來,往外走。
那人厲聲喊:誰?站住。說著話,扔了石頭過來。
龍五爺不敢回擊,他慌慌張張地跑了,應該是逃離,逃離了自己的家,逃離了村子,回到鎮上的客棧。
一連幾天,他白天住在客棧不出門,晚上偷偷溜回家,坐在門口,坐一陣子再溜回客棧。
店家覺得蹊蹺,不敢報官,又不敢直接來趕他走。這天晌午,龍五爺剛睡起來,就聽見敲門聲。
他打開門,只見店家端著一壺酒,一盤精致的牛肉、兩碟小菜、幾張麻酥餅。店家滿臉笑盈盈的進來了。
龍五爺與店家坐下后,店家只是勸他喝酒,任憑他怎么問,是否有事?是否需要幫忙?店家連說沒有沒有,除了沒有之外,再不說多余的話。
龍五爺有些納悶,這店家是演的哪一出呀!這時店家說,客官盡管吃,盡管喝,這些算我請你的。
龍五爺連忙說:那怎么好意思呢!還算在我頭上,店家這么客氣,莫非是有喜事,有好事就說出來,咱們共同祝賀祝賀,開心開心。
店家說沒有什么開心的事,沒有什么喜事,就是吃個酒,請您吃個酒。
龍五爺想:莫非你碰到什么難事了?有需要幫忙的,有什么事需要你盡管吩咐,我還是有一股子力氣的。
店家看龍五爺不明白的樣子,有些著急。于是也不遮遮掩掩了,店家說:您看您自從住進店來,白天不出去,這晚上呢!您看,我這是小店小本買賣,經不起什么風吹雨打的,經不起一點點的折騰,不知道,我說的您明白了沒有。
龍五爺剛端起的酒杯一下子就停在半空中了,其實他早就明白,他只是不愿意面對而已。
店家既然這么說了,那就不能再往下演了,不能裝了。
龍五爺站了起來,他對著店家深深的鞠了一躬。店家有點受寵若驚,連忙擋住龍五爺:客官,不可這樣,不可這樣,不敢這樣。
后來龍五爺一五一十,把他的事情向店家進行了述說。
店家聽著聽著臉上的表情變得比較復雜,突然他跪下了:姚大俠,是您老呀,怎么變得都不認識了,對了,您易容了。當年就是您老給的本錢,小的叫高義。拿著您給的銀兩小的才開的這個客棧,一家人維持生計,小的才不愁吃穿,成了家,也養了孩子,都是托您的關照。恩人的事情我到聽說了一些,我是不大愿意相信的,不曾想恩人落到現在這個地步,需要我做什么?您盡管吩咐。
龍五爺說:哎,都怪自己當年一時糊涂,怨不得別人。
店家說:哎,這事算了,還是要怨你兒媳和兒子年輕氣盛,不想著長遠。
第二天一大早,店家就去了姚家莊。龍五爺在客棧等的心急,單等店家的消息。
店家高義終于回來了,他顧不上喝一口水,連忙沖進龍五爺的房間。
龍五爺急切的問:打聽到了,快說說,快說說!
高義這會卻有些遲疑,他吞吞吐吐:不知道從何說起,從哪說起?反正您老也要心往長處想,都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您,您要要好好的,這些都是他們自己,啊,也不能這么說。
龍五爺急了:你倒是快說呀,把人急死了!
高義說:不是,不是我不想說,姚大俠,您好歹要有個心理準備。事情可能比你想的,還要,還要壞一些。
高義讓龍五爺先平復一下心情,等龍五爺心情稍微平緩一些,高義一五一十把他打探來的講了出來。
龍五爺離家出去后不久,妻子就臥床不起,大兒子和兒媳給請了好多名醫,吃了好多藥,就是不見好,半年后,妻子終于支撐不住,離開了人世。
龍五爺走的那年小兒子12歲。小兒子認為父親的出走,都是哥哥和嫂子一手造成的,包括母親的死去,哥哥和嫂子脫不了干系。在他12歲那年,這樣的種子就埋在心里,隨著他的年齡增長,這個種子開始生根發芽。
小兒子愈發怨恨哥哥和嫂子,到后來,他不和哥哥嫂子說話。
15歲那年,小兒子因為瑣事與哥哥發生爭執。一氣之下,他拿了父親姚大俠留給他唯一的物件——一把寶刀,去找哥哥拼命。
當年龍五爺有了離家出走的打算后,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兒子,他想,也許今生再也見不到他了,父子也許就此別過了。大兒子對他心里有恨,唯一牽掛的也只有小兒子了。
臨走的那天晚上,龍五爺把小兒子叫到身邊,說了好多好多的話,他叮囑道,有的話你可能聽得懂,也可能聽不懂,不管聽得懂還是聽不懂,你都認真的記住,最好能永久的記住。龍五爺叮囑小兒子,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母親,要聽母親的話,長大了,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永遠不犯糊涂的人。
與小兒子談完話,龍五爺拿出這把寶刀,鄭重的交給小兒子:這把刀跟隨我多年,陪著我風里來雨里去,現在我把這把刀托付給你,你以后闖蕩江湖,只要亮出這把刀,好多人也會給幾分面子的。關于這把刀,等你長大了,你會知道它的分量的。
盡管小兒子已經15歲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自然不是哥哥的對手。哥哥也氣憤極了,一時腦子發熱,奪了弟弟的寶刀。哥哥拿著寶刀,就朝著一塊石頭上擊去。只聽哐啷一聲,寶刀斷成兩截。
小兒子見狀,沖上去就要和哥哥拼命。兄弟倆就此交惡。家里是呆不下去了,小兒子就離家出走了,不知去向何方。
兩個女兒早已和大兒子斷了來往,相繼搬離了原來的住處,暫時還沒有她們的消息。
原本一大家子人,最后就這樣散了,寬大的院子就住著大兒子和兒媳一家人了。
大兒子心情一直不好,經常酗酒。也許他心里也煩悶,滿腔的怨氣,也不知向誰去說,也不知該和誰去說。父親走了,母親去世了,弟弟也遠走他鄉了,一個妹妹和一個姐姐,也不和自己來往,自己過成孤家寡人了。難道是自己的錯嗎?如果我錯了,我又錯在哪里呢?難道父親欺侮我的媳婦,我都不能有點怨言,不能有所表示,不敢報復也不能報復嗎?難道當初父親抱了自己的媳婦,自己就應該忍氣吞聲嗎?自己就當什么事沒有發生一樣嗎?這還算男人嗎?話又說回來,當時自己也沒有出面去責問父親,也只是媳婦的娘家人來找父親算賬,岳父也就指責父親欺負了自己的女兒,僅此而已,自己有什么錯呢?
大兒子一直生活在矛盾中,他走不出去自己給自己畫的圈,眾叛親離的現狀,更是撕裂著他的心。
后來因為醉酒,沉入一場武林爭斗中,不幸被人殺死了。
現在整個大家里面就只剩下大兒媳一個人支撐著了,多虧她娘家人的幫襯,還勉強能支撐下去。現在大兒媳,領著兩個兒子,一個姑娘,艱難度日,迫切需要一個人來幫他們。
聽完店家高義的述說,龍五爺陷入巨大的痛苦中。他想不明白,自己當年那么一丁點兒的失誤,就算是犯錯吧,就算是道德淪喪吧,那也是自己在醉酒后失去了理智,做出的無意識的舉動,怎么會造成這么大的后果呢?
龍五爺他自個兒能怪誰?他能怪大兒媳婦的娘家人嗎?娘家人替自己的女兒出氣,理所應當呀!那這件事到底怪誰呢?翻過來倒過去,最終的緣由還是落在自己身上,哎,悔不當初呀!
看來呀!這人生有時候一步也不能錯,哪怕只是微微的、小小的一步。
也許一步就是一生,小小的一步,把今后的一切都決定了。
龍五爺徹底心灰意冷了,唯一能點燃他心里面那點希望的,就是小兒子遠走他鄉,小兒子還在,在哪個角落里飄蕩著,這給了他僅存的希望與力量。
龍五爺病倒了,他昏睡了三天。可是十里之外的姚家莊卻不太安靜。
姚云起回來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還繪聲繪色的說,晚上他在村子里面碰到過姚云起,只是沒敢和他說話,姚云起就從他身邊走過。
有人想起來,鎮上的店家高義從莫名其妙前來打探姚云起家里的消息。大伙一議論,立馬得出了姚云起就住在高義的客棧里的結論。
高義扛不住村里人的打問,其實他也是心里同情姚云起,想借著這個機會化解了大兒媳和姚云起之間的這種恩怨,總不能帶到墳墓里去吧!總要了結嘛!
這件事也讓這個女人變了許多,原本活潑開朗的大兒媳,現在性格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了,她也淡看了許多事情,也想開了許多事情。
這些年的生活,風霜都刻在她的臉上,寫在她的神情上了。還有什么怨?還有什么氣?都散了,都消散在日子里,消散在艱難中,消散在親人的反目中了。
當聽說自己的公公姚云起回來了,而且就住在鎮上的客棧時,大兒媳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要去見他,我要向他道歉,我要接他回家,給他養老送終,這就算我給他賠罪,也是我給自己贖罪。
大兒媳真的來了,她來到了客棧。推開姚云起的房門她就跪了下去:爹爹,對不起,這些年讓你受苦了,都是那時我年輕,我不懂事,憑著意氣用事,沒想到給您,給家人,給我,給大家造成這么大的傷害。如今說什么都晚了,我也沒有什么可求的,只求你能原諒我就行。今天我來就是請您回家的。
躺在床上的龍五爺遲遲不敢回身,他覺得羞愧,他怎么能受得起大兒媳的下跪呢?該跪下的人是自己。是自己害了一家人。現在反倒大兒媳跟自己來賠禮道歉了,這是什么天理,自己無顏面以對呀!
局面就這樣僵著。后來店家高義和村里的人見機行事,連說帶推帶拉的打了圓場。龍五爺這才和大兒媳坐了下來。
龍五爺打量著大兒媳:哎,世事滄桑,原本年輕活潑的妮子,現在也是滿臉的生活所累,年輕俊俏已經遠去了。
大兒媳打量著龍五爺:老啦,雖然易容了,但大模樣還在,只是他真的老了,不像一代大俠原來的風采,他也該養老了,也該享天倫之樂了。
終于龍五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踏上了姚家莊的土地,村子真是凋敝了不少,原先人丁興旺的場面沒有了,好多個莊院空蕩蕩的都沒有人家了,幾次災荒,沒有人出面救濟,沒有人出面執掌大局,曾經熱鬧的村莊就此冷寂了。
終于有家了,心里終于踏實了,盡管異常的艱難,盡管經歷異常的波折,但總算看到了希望,幾個孫子正在茁壯成長。
大兒媳對他很好,真的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伺候著他。龍五爺也想多幫襯一下大兒媳,他想拾起自己的老本行——鍛刀。要是能打出一把寶刀,遇到識貨的,可以極大的改善家里面的經濟條件。
說干就干,龍五爺開始去找好的鐵料。他準備甩開膀子干了,趁著現在功力還沒有衰退,還有很多機會打出絕世寶刀的。
一天日月同輝,太陽月亮同時罩上了光環,本該刮寒風的北方,卻刮來了暖風。這是天載難逢的好機會,是煉鐵礦的絕佳時機。
龍五爺異常興奮地向火爐跑去,一不小心碰到了在一旁玩耍的小孫女。龍五爺樂呵呵的抱起小孫女:乖孫女,有好事嘍!我們家孫女有好吃的嘍,有好衣服穿哦!
不料小孫女卻說:爺爺是壞人,爺爺是壞人,有人說爺爺以前欺負過我媽媽,把我媽欺負的哭了,后來我媽媽找人把你打跑了,現在你自己又跑回來了。
聽到小孫女這么說,龍五爺驚得差點背過氣去。他渾身頓覺的寒徹透骨,一股涼氣,從頭到底。他呆在原地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后來,他踉踉蹌蹌地他回自己的房間去了。
夜黑的深沉,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一座墳頭閃著一絲紅光,一個黑影在墳前站著,失聲痛哭著。
兒呀!都是爹害了你呀!害了你,害了你媳婦,連你的孩子都被牽連了,我真的成了罪人了。兒呀!為父當初離開柳楊寨時,我給你和你弟弟一人打造了一把寶刀,想著是回來送給你們,想可誰曾,竟然是這樣的局面呢?
說著話,龍五爺拿出一把刀,他用盡渾身的力量,用玄鐵掌向刀刃擊打而去,刀應聲斷為兩截。
兒呀!寶寶送人,只是為父卻不能親自交到你手上,只能這樣,就算為父送你了。
黑夜里,龍五爺又一次走了,他還有一把刀,他要帶著這刀去找小兒子。也許是他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