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前,室友一句,“今天你生日啊”,讓我想起來,原來已經到了。起初還不相信,抬起手腕看了看時間,還真是。
二十年,從97年夏天的那天算起,已經二十年了。聽起來,未免有些可怕。短短人生,四分之一已逝,甚至不止四分之一。
做一個回顧吧。
雖然生于上世紀,但并沒有任何上個世紀的回憶,那三年便略過。
02年,還未上小學,被送去英語班。在那樣一個小鎮子里,還算超前。因為年紀小,學的也算快。但那時候就已經是不喜歡說話,懶于表達的性格,以至于那之后的十多年一直都是那種樣子。
03年,進入小學。托之前英語班的福,受了英語老師的贊賞,獲英文名"Arthur",封英語課代表,一干就是四年。
04年,家中購入電腦一臺,一躍從連游戲機都沒見過的土包子,進化為能夠觸碰到高精端科技的土包子。
05年,接入互聯網,新世界大門打開。那時候,谷歌還在,QQ號還可以自定義手動輸入,當時不知道有靚號的概念,就用小鍵盤隨便輸了個543575853,擁有了網絡世界的第一個身份。
接下來的幾年小學生活,基本上不愿去回憶。不過二十年了,看一看也沒什么。
97年出生,雖說是個90后,但與00后基本無異。那個時候的小學生和現在一樣,都早于器官進入到了發情期,仿佛有個喜歡的人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一群小痞子們,自顧自地將周圍的小蘿莉們劃為己有,模仿大人稱為“媳婦兒”。那時候以為老師們都是智障瞎子,什么都不知道,只會冤枉好人。現在知道了各種利益交換的事實之后,才知道那些小痞子們是如何擁有肆無忌憚的特權,何以在校園內橫行無忌。
環境影響下,所有人都早熟的情況下,還不到十歲的小不點,有了第一個喜歡的人。
在任何一個班級里,班花都是最可能被喜歡的人。那時候還是大眾審美的小不點,就順勢進了喜歡班花的大軍里。說起來,那時候小不點可是占盡了地利人和。與她住同一棟樓,全班同學里距離最近;父母兩邊都是同事,有著各種見面的機會??上?,沒有“天時”這先決條件,注定成了水中月,一碰即散。小痞子們一句話就能小不點慫掉,即便坐在她的后桌,也不敢有什么越矩之舉……
如此慫的小不點,自然是沒有勇氣表白的……持續了六年然后,無疾而終。
07年四年級時,第一次寫了自己聲稱叫“小說”的東西。但那個環境是不容許有人做出這種“驚世駭俗”之舉的狀態?!耙欢ㄊ浅摹边@種話一定會出現在有人寫出了略略有一丟丟“文采”的作文的朗讀現場。同樣,“就你還寫小說吶?就你?”也沒少出現在小不點的耳邊。羞愧加速了他自閉的進程,他開始藏著掖著自己的行為,就怕別人認為他是個異類。
小學六年,老師也許礙于父母的面子,對小不點贊不絕口,但實際上也應該覺得他是個蠢笨只知道哭的小屁孩。那幾年的小不點,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有八成的幾率會哭,這一點成了六年級畢業時別人寫在他的同學錄上最多的話。他極力要讓自己變得再眾人面前不那么特別,他知道自己沒有保持特別所需要的勇氣和“后臺”。他要自己變得與他人一樣。
泯然眾人的結果,就是沒人會記得。
09年上了初中,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便有小學同學不再認識小不點,像從未見過的陌生人一般。
10年,13歲的小不點,這時候已經不能叫小不點了,終于到了生理上的發情期了。到了發情期,自然而然遇到了那個至今仍被他覺得是最苦最難受最糾結的一次單戀。
對,單戀。一直都是單戀,從來沒有過成對。
延續小學時的沉悶,他在班級里仍然沒有什么存在感,唯一有些存在感的事情,就是趁機建了個班級的QQ群,群主當到了現在。
沉悶帶來的,叫孤獨。孤獨的結果,便是對讀書的沉迷。不是念書那個概念的讀書,是看各種門類的小說。開始只是看玄幻、魔幻這種現在用“龍傲天”調侃的網文,后來也逐漸拓寬了自己的眼界,到了高中的時候,變成了無所不讀的書癡。
11年初二,開始寫小說,不自量力地給自己定了一個長篇的規劃,至今尚未完成。七次推翻重來,至今已經進入了8.0的階段,甚至連故事整體架構都已經換了三遍。
那時候,以為自己對那個女生只是暗暗地喜歡,沒人知道。事實上,早已傳到隔壁班當事人的耳中。甚至干出過將她的名字拆字組成小說女主人公的名字的事情。
iPhone剛剛流行,同學中有錢人已經開始用上了,那時候覺得和那些人完全就是兩個世界,他們講的、看的、干的都是自己完全不能了理解的事情。
于是決定研究電腦,研究網絡,想當黑客。為了裝逼。
不痛不癢的初中三年,最大的改變可能就是不像以前那么好哭了。同時,開始逐漸鍛煉思考的能力,練成了還算優秀的歸納推理的能力。
12年升入高中,進入人生的巔峰期。
高中采用的精英分級制度,讓他終于有了展現自己的舞臺。沒有了痞子流氓的精神擾亂,也沒了大佬們的智商壓制,他終于迎來了他崛起的時機。
之前修煉出來的歸納推理的能力被充分使用,數理化生學起來如魚得水,每一科的成績的足夠耀眼。第一個學期的期末甚至干掉一眾大佬,數學搞了個滿分,唯一一次登上了學校的光榮榜。
與理科對應的便是文科的頹廢。英語一直在百分上下掙扎,老師也是十分無奈。多次談話也是無果。
后來,不止文科,理科也開始變得頹廢。太過于自大,于是在滿分緊接著的下一個學期就收獲了同一科的掛科。震驚之余,是能夠維持一個月的奮發向上。傷疤好了,痛就忘了。
自己原來唱歌還蠻好聽的。這是一大發現,那之后,班級參加或者組織的任何演出里,必然有他的一個節目。甚至在一次校級的演出里,被低一級的學妹看中,搞出了個“男神”的稱謂。
性格逐漸變得開朗,與同學的交往也開始打開,不再封閉。這時候,才知道,以前覺得的高深話題,也不過如此。
之前為了裝逼而學會的電腦知識,推著他成了班里最會用電腦的人,順勢讓他成為了管理班級電腦的人員。同時,也讓他知道了他有多不適合做一個管理者。他幫著老師處理絕大多數的電子事務,甚至高考報名時,全班的報名都是他經手的,稍有差池,就會有人與高考失之交臂。
14年高二下學期,高中小高峰來了。他的英語不知怎的,開始突飛猛進,原來連班級前二十都達不到,卻在期末考試上,直接干出了個班級第一,年級第十的神跡。那個時期,讓現在的他都嘖嘖稱奇。單詞從來不用背,只需照著單詞表看一遍,就能夠全部記下,做題更是有如神助,正確率一路高歌,無所阻擋。理科也開始回溫,數學化學生物在班級內更是占據不敗之地。語文這唯一的弱項,也因為長期的寫作鍛煉,在作文領域獨孤求敗。
唯一的遺憾,也許就是直到高考結束,也沒能考出過六百分以上的成績。
13年5月23日晚,那個一直默默喜歡的女生,將他叫出班級,帶著閨蜜將他撕了一通。那一刻,血液可能都已停止流動,全身無比的冰冷。原來自己一直只不過是個惡心的形象。
心,逐漸變得冰冷,痛了,苦了,糾結了,難受了,結束了。不過他并沒有和外面說,知道他喜歡她的人們,都以為他還在喜歡她,包括那兩個最終和他成為了好兄弟的情敵。
后來,他調侃自己就像是個野獸,從不想讓自己的心里空下。
他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時候,對那個女孩兒產生了好感,也許是一次又一次一起干活的過程中吧。她是班長,他是電教,班級的電子事務少不了這兩個人的參與,而且很多時候,只有他們兩個人。
日積月累,不可自拔。
畢業后散伙飯,他第一次喝醉了,醉到斷片兒。他醉到在KTV向一眾爺們兒們說了他喜歡她。第二天上空間上發說說:“好像說了什么不該說的,以后決不能再喝多了”。
或許至今,她仍是他心里最柔軟的一塊吧。
高中三年,還發生了一件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事情。在兩任同桌的影響之下,他癡迷上了日漫,尤其對柯南,上升到了本命的層次。同時燃起來的,還有他對日語的興趣,礙于高考,沒有很快顯現。
15年高考,575分,民族加分10分,總分585分。本科提前,國家貧困專項計劃,華東師范大學,軟件工程專業,錄取。
15年今天,成年,18歲。并沒有感到成年的變化,仍是一個小孩子。
背井離鄉,來到上海,來到南方。他似乎進入了高峰之后的低谷。專業里充斥著從全國各地來的大牛神人,后來都被統稱叫為大佬的存在們。自己的存在再次變得無比渺小。
他開始見到各種各樣的人生。他開始知道,原來成績也可以不用抄襲只需和老師搞好關系也能登天。他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也可以充斥著各種恭維。同班之間也可以形同陌路,互不相識。室友間也可能鬧得不可開交,換室調舍。
他喜歡的編程,他可以拿到4.0的滿績點,他比不過的英語,只能得到二點幾。成績一塌糊涂,他似乎回到了原點,刨去高中的原點。
愛在華師大。他沒少春心泛濫。但結局都令人無語。
17年,一段開始快,結束也快的感情,草草了事得令他至今仍覺不可思議。
午夜夢回,大學兩年來,心里最柔軟的位置似乎從未易主,似乎仍被那個酒醉時掛在嘴邊的名字的主人占據。
借著各種理由,她的城市,去了兩次。其他地方,風景再美,可能一次就夠了。
不知她知否。不過,現在,已無所謂了。
17年大二,經歷了最忙碌的一段時間。暑假要去日本旅游,旅游前要考日語N3,考完期末只有4天時間準備。期末有兩個完整的編程項目。一個Android,一個數據庫。
Android項目在隊友的助攻之下,成功變成了一個人的項目,連續進行四五十個小時的高強度開發,完成了個半成品,不曾偷工減料,問心無愧。
迷茫,無力,似乎成了這半年的主題??粗矣汛罄袀円粋€又一個脫穎而出,顯示著自己的優秀,反觀自己的電腦,卻只能看到一堆沒有完成的破爛代碼。偶爾便會懷疑自己的一腔熱血都揮灑到什么地方去了。
端午節機緣巧合獲得了五天假,回了趟家,為了逃避那壓得窒息的壓力。
現在,坐在電腦前,回憶自己前二十年的人生。沒有寫全,也很難寫全。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未來盡是未知,再不敢輕易定論。走一步才能看下一步。現在還在原地踏步。
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