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是過客,逝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小大寒的節氣更替,寒氣逆極也。
零度以下的江南,淅瀝的冷雨隨著北風拍打著行人的臉頰;冬日里的暖陽已許久未見。
課堂上,我們提醒著孩子們要注意防寒保暖: “老師有一次就是因為吹了冷風感冒了……”
一年級的他們立刻像發現了天大的秘密:“原來老師也會生病?。 ?/p>
老師,在他們的印象中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墒牵顺晕骞入s糧,哪有不生病的呢?
生死、病痛,也是第二季《見字如面》第一期關乎的主題。
歷史洪流之中,民族大義之下。鮮活的個體生命在面對生死的抉擇時,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媽,對不起,我生病了》,他是我們普通人群中的一員,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李真。
這封寫給媽媽的信更是讓無數人潸然淚下、痛徹心扉。
?一年的時光悄然而逝,第三季見字如面也如期而至。
一封封書信,不負相思,純美依舊。感受世道人心,閱歷歲月人生。
一名樸素的母親、一個平常的家庭,一位普通的孩子,一份對生命樸實的堅持和尊重。
李真還是未能逃脫白血病的魔掌,離我們而去。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請您一定要堅強地笑著生活”,還是黃志忠老師的讀信。
我也還是側耳聆聽,在感嘆命運的多變時,更多了一份于生命的敬畏。
古往今來,生死從來都是一件大事。
佛家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敬鬼神而遠之的孔老夫子則是不語怪、力、亂、神。
莊子倒是更加的超然物外也更為人大惑不解!
其愛妻過世,他竟鼓盆而歌: “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間是生于土而反語土,又何須傷悲呢?
這樣生死齊一的論斷,蕓蕓大眾又有幾人能如此般超脫?
雙腳踏回生活著的真實大地,同樣是關注白血病的影片《我不是藥神》引發了全民的熱議。
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誰又能保證這一輩子不生病呢?
當病患的噩耗襲來,我們才知道對生依然滿懷渴望。
賣房、負債抑或眾籌?
這是大多數普通家庭的無奈之舉,這也是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治病榨干了一個家庭的所有,更是掏空了親人全部的心血。
他們整日游走徘徊在絕望、崩潰的邊緣。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這句話殘忍卻直戳人心。
于是,在我們看到病患的無情時,才明了健康的珍貴。
于是,在我們聽到親人的無助時,才懂得照顧好自己的意義。
當下快節奏的生活里,我們如此焦慮地憧憬著未來。
我們揮霍著時間,我們負荷透支著生命。
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也不會死,我們死的也好像從來沒活過。
?“媽,如果我們用盡全力終是力不可為,請您一定要堅強笑著,繼續生活?!?/p>
李真生前的最后這封信,讓無數的人拭干淚水后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生者是過客,逝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從人之始的生到人終的逝,這短暫的一生,惟愿終始俱善,人道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