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開始一個不被賦予太多意義的計劃,只是純粹到處走一走,和一個人交談,帶一枝花回來,雖然很可能常常不能實現這兩點。
戴上耳機,曲庫里隨機播放的第一首歌是《難得》。我記得之前備考的日子里,也是這個時節,我坐在N大第一趟和最后一趟小白上,就是常常聽著這首歌伴著晨曦和月色在宿舍和圖書館往返。
那個時候很喜歡看到的一句話“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每天從圖書館走出來的時候,月光平等地灑在每個夜歸人身上,無分夢想,不過都是自我的朝圣者。
沒有通宵熬過夜,卻將白日的時光全都傾注在讀書和學習這件事上。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熬”,日復一日,慢火細調。
這是一種很純粹的狀態,卻是我久久以來缺失了的一部分。
小時候可以躺在席子上在暖黃的光中看一整天的書(請勿模仿,我就是這么近視的),即使下雪也堅持走數十分鐘的路去新華書店看書,反復讀一篇文章直至淚濕。
年歲雖小,但那時候的我精神卻是最富足的。而很久很久以后撿起這種狀態卻是因為一場考試,這使我警覺。
雖然一直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被自己喜歡的人,但成長路上,卻也丟失了許多“西瓜”。年歲越大,卻越像個不開竅的孩子,有時執著于外物,有時受騙于虛妄,幼時的純粹像是被記憶收藏的電影情節,發生在另一個永遠純真的孩子身上。
生命總是會在一些適合轉彎的時刻給你一個警示,它通過冥冥,通過生活放行的幽長的通道,通過通道盡頭那顆還敏感盡責的心,給你,一個警示,無論以什么方式,你總會接收到的,卻不一定會重視。
我鬼使神差地翻開2015年的一張手機便簽(一直用同一個牌子手機的好處),它如下:
很可惜的是,除了最后兩樣在不斷努力,其他我都未能做到,這大概就是后來的“立的flag都會倒”定律,當然了我也忘了為什么我會寫“每天都做早操”,什么早操?總不會是廣播體操,不過很顯然,三年前的我就已經在擔心身體素質跟不上這個養生問題了。
我是個不太喜歡一個人出門的人(當然不會是因為怕走丟),我喜歡分享情緒,“誒,你看那個風箏飛的好高啊!”想這么說的時候,身邊卻沒有人,這會使我感到可惜和失落。但走出去并與自己獨處這件事,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卻是必需了。
我太缺乏與自己交流的時光了,這會讓我越發遲鈍。
那就去書店吧!我很想去。
我的心是這樣告訴我的。我聽從了它的意見,并和它商量去哪兒。
太熱鬧不好,太偏遠不好,太復雜不好。有沒有只為了讀書而存在的地方呢?
最后,我選了一家名叫【1200bookshop】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
于是,我就去了。
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它有些不起眼,附在一家炫目的店鋪之間,細細窄窄的,就像是《哈利波特》里那家賣魔法杖的鋪子,以至于我與它僅僅幾步之遙,卻因為沒有注意到而重新打開地圖折返走了一番冤枉路。
這家書店的格局像是閣樓,一路樓梯蜿蜒向上,這讓我想到了杰克的豌豆樹。“向上”是一種有魔力的狀態,它會讓你不再注意前方,而是開始細細觀察兩旁,因為你知道終點和謎底總在頂端,而兩旁的風景則成了這一路最好的禮物,這和爬山與奮斗是一個道理。
書店的裝潢主要是木制品和水泥墻構成的,書架上貼著手寫的標簽,這讓我聯想到老藥房里的中藥柜,取出一本書,像是抓二兩的黃芪黨參。許多桌子的漆都斑駁了,它顯得很舊,卻因為這種舊,給人以寧靜和舒適感。
時間確是一劑良藥,當它注射到物什里,你會對它迅速熟悉起來,當它注射到記憶里,你會對它迅速陌生起來。
bookshop之所以加上1200,是因為店長劉二囍在創辦這家書店前曾徒步環臺灣島,耗時51天,行程1200公里。圖中左邊的那塊臺灣地圖畫布,就是他的行程記錄。
兩邊的墻上貼滿了留言,應該是書店的某場活動,兩邊的書架和墻面都被貼得滿滿的,每一頁都寫得滿滿的。
從這些字里行間,我能感受到每一個曾被1200“收留”的人他們內心真誠的感激,因為他們愿意把自己長長的故事,作為回禮留在這家書店。
每一份留言都讓我有些觸動,或青澀或深沉,或快樂或悲傷,從筆觸大概能猜到留言者的年齡,但誰知道呢,因為人生這所學校經常讓人跳級。
走到樓梯的中段,右邊有一個閱讀空間,書店里任何未拆封的書都可以拿在手上找到一個位置坐下來品讀,不過前提是——需要消費。
離外面的街道不過一小段距離,但進入到這個空間后,嘈雜的叫賣聲似乎都游離在了另一個世界,你的耳朵還能聽到一些,但是不會聽到心里去。
這里空間不大,但是卻剛剛好把你包裹起來,安全感油然而生。這里像是一個秘密基地,隱藏在閣樓里,人們在這兒度過的時光會被收藏進每一處縫隙。
比如在沙發上的一根長長的發絲,書頁一滴已經淡化的咖啡漬,桌角旁一片被撕碎的信紙。
靠墻的排桌上貼著這樣的提示標語。當看到“體諒聽障服務員”的時候,我對這家書店的好感又增。
我始終覺得,能盛放不完美的地方是最完美的,因為它契合世間的缺憾。比如愛人的心,包容的微笑。
再往上走到了頂層,是柜臺,消費閱讀區,洗手間。因為人有點多,所以就不太好意思拍照了。1200販售的文創品不多,文化衫、明信片、二囍自己編著的書,有意思的是盲選禮包,售價差不多,不過你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書,就像是福袋一樣。
任意消費加6元可以買一副他們的周邊撲克牌,在點了一杯卡布以后,我思考了一下,加購了。
卡布上的很快,味道有點焦,不過用來提神是不錯的。我不擅長撲克,但是我看到它的時候,覺得這用來做54張書簽是最好不過的。
紅心A??“你沒有如期歸來?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黑心7??“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
紅方A??“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黑梅Q??“向魚問水?向馬問路?向神佛打聽我一生的出處”
紅方5??“在這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要的只是公園里的一條長椅”
黑桃10?“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
入口處有一面墻上寫滿了嘉賓的簽名,雖然我沒有找到認識的名字,但想來這是1200被喜愛的一個證明——許許多多被喜愛的人來到這里,帶來許許多多的喜愛。
如果你不想要消費卻想品一品某本書,是可以的。上樓的時候請走白色的木板樓梯,因為左邊的棕色木板是暫留的人們所坐的地方,他們可能來此小憩,也可能是和一本書偶遇而作個短暫的約會。
這里會坐著學生、旅人、清潔工……無論是誰,確是因為這所書店所給予的安全感而愿意駐足,安放身體與靈魂。
這里就像是麥當勞和24小時便利店,褪去了許多生活美學書店令人不忍觸碰的美麗外衣,穿著干凈樸素的高領毛衣,坐在火爐旁,并不介意你臟兮兮的帆布鞋,一同烤火。
從下午四點到晚上九點,我依靠中午的飽餐和一杯咖啡度過了五個小時,閣樓里的信號不太好,我索性開了手機飛行模式,兩耳不聞窗外事地看書。
在某些瞬間,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窩在書店的一角,不知天色幾何的日子。
其實我出門前給自己安排了任務:帶一枝花回去,以及和一個人交談。
可惜,都沒完成。
我在去的路上看到了花店,想著回來的時候就可以帶上一枝啦,真是太巧了!然而,我回去的時候,卻似乎,走錯了街道,嗯,總之就是沒有看到那家店。唉,路邊的野花也不好采,只好算啦。
和人交談呢?這趟游弋的旅程不適合完成這項任務,因為在這個秘密基地里,安靜的默契便是最好的交流了。
不過,我在臨走前在小票上留了言,也算是和這家書店的某個人有了交流不是么?不過我收拾完畢上完洗手間下樓的時候正好和服務生相遇。
她手上端著我的咖啡杯,小票在杯子里,被咖啡浸濕。我和她對視了,她的眼睛里沒有別的情緒,也許是壓根兒不認得我,但我還是下意識害羞地錯開眼。
哎,有種遞完情書轉頭就遇到寫了告白對象的感覺!
出門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低頭認真寫字的男生,他在本子上斜對角寫字,非常工整,快寫滿了一面,我看不清寫的是什么,好像是英文,又好像是同一個漢字詞語。我忽然想到了“斜杠青年”這個詞。
見到外面的天色,已經是燈火通明。城市也以它的浪漫來迎接夜色街頭的人們。
乘坐地鐵回去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一個姑娘。我來時乘坐上行扶梯的時候,她下行,不知為什么我們認真地對視了。
她的眼睛很大,有些血絲,眼窩有點深,看起來沒有休息好,像是剛剛打過哈欠,還有點淚盈盈的感覺。她看著我,好像笑了一下,很淺很淺,我們擦身而過,也沒有回頭。
我已經記不太清姑娘的模樣,卻記得她眼里的困倦和明亮的希望。
也許這就是游弋的意義,讓注意力暫時離開重復的日常,而把它放在其他個體與別處的生活空間上。
游弋在有光的海域,無所謂意義,只是靈魂的軌跡從不應是循環往復。
正如劉二囍徒步走過1200公里的臺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2018年10月4日的一場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