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父母的焦慮情緒很容易引發對孩子“拔苗助長”,實施過度教育,一方面給孩子形成壓力,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親子關系緊張。
要減輕孩子的壓力,父母就必須緩解自己的焦慮,回歸平和的心態。
方法是:轉移注意力,關注自我成長。
父母的身份焦慮是雙向的,一方面焦慮于自己的社會角色,一方面焦慮于自己的父母角色,二者又有相關性。自身發展不如意的父母往往歸因于自己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有考取名校;自身發展得好的父母,因為認識到了知識的價值,對孩子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夠保住甚至超越自己所在的階層。
父母首先要把眼睛放到自己的身上,要對自我發展做全面分析,不要武斷地認為學歷左右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其次不要放棄自我成長,不要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過度關注一件事情就會導致焦慮。
二.調整發展目標,做好心理建設
當一個人的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內心才會是寧靜的,才能把注意力投放到他人身上,才能聽到他人內心的想法。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父母只有調整、控制好自己的需求,給孩子定下合適的發展目標,自我的需要才能得到滿足。
內心寧靜的父母才能“看得到”孩子,“聽得到”孩子,才能了解孩子的所長所短,不再定睛于“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