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體制內(nèi),首先要做到守口如瓶。
但是守口如瓶很難,能做到的就是強者。
還有,選人也很重要,靠近自己的男人女人,都要劃分危險等級,一定要選好圈子,不要讓危險的人靠近自己。
如果朝下沒有防火墻,早晚被燒死。
…………
要跟“童年時的幸福來溫暖一生的人”做朋友,童年幸福,有家庭深度的都是高素質(zhì)的人群。
否則就是孤魂野鬼,是危險的。
低背叛砝碼的人,隨時會歇斯底里。
…………
看慣了垃圾文字的人,給他看文學巨匠,他會覺得人設(shè)不喜、三觀不正,而且“全是廢話,湊字數(shù)”。
他們認識字,但一輩子也體味不到真正的文字之美、意義之深。
我們說一個人沒有品位,就是說哪怕給他好東西,他也欣賞不來,體會不到。
…………
如果一個人沒有“福氣”,真正的好生活白白向他敞開著,他也認不出,進不去。
因為他的根基不夠,必須要下沉尋找垃圾一樣的生活狀態(tài)糟蹋自己,才覺得過癮。
屎殼郎吃屎不吃蜜,是因為它不愿意嗎?
巧了,還真是因為它不愿意。
福氣,就是對“活著”這件事的品位。
…………
心動不如行動。
想的時間越長,就越不想去干。
我猜是大腦對此太熟悉,就以為自己已經(jīng)干過了。
…………
古人說諾不輕許,固我不負人;諾不輕信,固人不負我。
日本的連桑改成“我不輕諾,但適當看輕你的諾。”據(jù)說受到大贊。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你總能找到一個方向,讓你餓不死能混口飯吃,而不是你踢球不行換了體操就能打進世錦賽奧運會爭金牌了。
…………
你的孩子病了,你陷入了繁重的債務(wù)。
接下來是家里的事,你的另一半花光了所有積蓄,留下孩子和一堆賬單離開了你。
就別再提什么去夜校學習了。
在評價別人之前,要記住努力并不代表所有,而且每個人的努力也并非建立在同樣公平的前提之上。
…………
群里在吵架,一開始一個女的和好幾個女的對吵,吵不過,后來她老公下場幫她和大家對吵。
大家吵完了之后,對家忽然發(fā)言:你老公來幫你吵架,還挺讓人羨慕的呢。
另一個對家馬上說,對,我剛才問我老公會不會在群里幫我吵架,我老公說神經(jīng)病我馬上退群!
單槍匹馬吵架的女的謙虛地說,哎呀他不行他不行,我剛看他吵架,根本說不到點子上。
然后大家又團結(jié)起來,開始集體罵老公。
…………
我承認人性都是自私的,我可能也沒那么善良。
以前刷到各種需要幫助的,特別是孩子重病或者重傷,我會點捐款,一百二百是心意。
現(xiàn)在刷到,我不忍看,直接刷走,第一幫不過來有點累了,第二這兩年自顧不暇,很慚愧。
“我讀得了圣賢書,卻管不了這窗外事,心生憐憫是我,袖手旁觀是我,共情是我,無能為力也是我,這情緒像尖刀一樣不停的刺痛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