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勤快。
? ? ?不勤快的人辦不好事情,不能當好軍事指揮員。應該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親自過目,親自動手。比如,應該上去看的山頭就要爬上去,應該了解的情況就要及時了解,應該檢查的問題就要嚴格檢查。不能懶,軍事指揮員切忌懶,因為懶會帶來危險,帶來失敗。比方說,一個軍事指揮員,到了宿營地就進房子,搞水洗臉洗腳,搞雞蛋煮面吃,吃飽了就睡大覺。他對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幾個山頭周圍有幾條道路,敵情怎么樣,群眾條件怎么樣,可能發生什么情況,部隊到齊了沒有,哨位在什么地方,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置預案如何,都不過問,都不知道。這樣,如果半夜三更發生了情況,敵人來個突然襲擊,就沒有辦法了。到那種時候,即使平時很勇敢的指揮員,也會束手無策,只好三十六計,跑為上計,結果,變成一個機會主義者。機會主義和打敗仗,常常是因為沒有思想準備,沒有組織準備,工作沒有做到家,懶的結果。因此,不論大小指揮員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勞累,要多用腦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腳到、手到。事情沒有做好以前,不能貪閑。貪閑就隱伏著犯錯誤的根子。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雷打不動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二、要摸清上級的意圖。
? ? ?對上級的意圖要真正理解,真正融會貫通,真正認識自己所受領的任務在戰役、戰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況中找到新辦法的創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決心強、決心狠,敢于徹底勝利,有強烈的吞掉敵人的企圖和雄心。指揮員的勇敢集中表現在殲敵決心的堅定頑強上面。指揮員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最高自覺性和正確理解上級意圖的基礎上面。
三、要調查研究。
? ? ? 對于敵情、地形、部隊的情況和社會情況,要經常做到心中有數。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間斷。這樣做,不能看作是重復,實際上這不是重復,而是不斷深化不斷提高的過程,是取得正確認識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時積累掌握的情況越多,越系統,在戰時,特別是在緊張復雜的情況下,就越沉著,越有辦法。急中生智的“智”,才有基礎。因此,調查研究工作要貫串在各項工作中,要貫串在每一次戰役、戰斗的整個過程,反對打莽撞仗、糊涂仗,反對急性病,反對不親自動手做調查研究的懶漢作風。特別是敵情,必須切實摸透。因為敵情是活的,敵人必然會極力隱蔽、偽裝他們的真實企圖和行動。要盡一切可能不間斷地偵察,查清敵人的部署和動向,看他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還是配角?是主力還是非主力?是驕兵還是敗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們進攻和阻擋我們的進攻。查明敵主官的特性,看他慣用和擅長用什么戰法,根據他當前的企圖判斷他可能采用什么打法,等等。只要摸清了敵情、我情、地形的底,決心就快,就硬,就堅定。就不會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就不會被任何困難所嚇住。如果情況不清,就會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坐失良機,或者勉強下了決心,一遇風吹草動,聽到畏難叫苦和不正確的建議,就容易動搖,可能一念之差,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