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作為《紅樓夢》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小說開篇的一個小高潮“秦可卿死封龍禁衛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中大顯身手,讓人刮目相看。
秦可卿死后,賈珍媳婦尤氏稱病無法料理內事,于是賈珍請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王熙鳳素日最喜歡攬事情以彰顯自己的才干,這次在得到王夫人首肯后就風風火火地干起來。王熙鳳不僅是一個有野心抱負的女人,更是一個有著現代管理理念的管理能手。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提出了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認為企業最高領導制定一個時期內整個企業期望達到的總目標,然后由各個部門和全體職工根據總目標的要求,制定各自的分目標,并積極主動地設法實現這些目標的管理方法。王熙鳳雖然沒有上過管理學的課程,但她的管理才能卻無一不閃爍著管理學的智慧之光。
“認識你自己”對個人來說很重要,對一個企業或家庭來說也同樣重要。寧國府作為一個幾百號人的大家庭,必然涉及到各種各樣的管理問題。鳳姐作為榮國府的實際的管理執行者,不可避免地會將寧國府作為一個參考坐標,所以作為一個旁觀者,她對寧國府的管理情況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同時,德魯克認為“管理要解決的問題有90%是共同的”,而鳳姐作為一個經歷過諸多事情的管理者,她知曉重大活動中可能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鳳姐臨危受命后的首要事情就是認真分析寧國府內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鳳姐基于經驗和調查得出了寧國府“五宗罪”:“頭一件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第二件,事無專執,臨期推諉;第三件,需用過廢,濫支冒領;第四件,任無大小,苦樂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縱,有臉者不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鳳姐的判斷鞭辟入里,直指管理目標、崗位職責、資源分配和工作積極性等方面要害。
鳳姐既然發現了問題癥結所在,接下來就是對癥下藥。那鳳姐都開了哪幾副藥方呢?
第一、約法三章。王熙鳳對寧府管家婆子來升媳婦,也是對著所有寧府的執事人員提前“約法三章”:“既托了我,我就說不得要討你們嫌了。我可比不得你們奶奶好性兒,由著你們去,再不要說你們‘這府里原是這樣’的話,如今可要依著我行,錯我半點兒,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現清白處治。”
每天卯正二刻(早上六點半)點卯,巳正(上午十點)吃早飯,午初刻(十二點十五分)領牌子回事情。哪個崗位出了問題,哪個崗位要負責;哪個人員犯了錯,哪個人員承擔責任;哪些人員表現好,哪些人員將會受賞。嚴格遵守規定,聽從王熙鳳的統一調度,這是最基本的行事準則,也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第二,定崗確權。鳳姐根據喪事的總目標將任務進行細化:第一組負責給來的客人倒茶,十人一班,兩班倒;第二組負責本家親戚茶飯,也是十人一班,兩班倒;第三組負責靈前上香添油、掛幔守靈、供飯供茶、隨起舉哀,二十人一般,兩班倒;第四組四個人負責在內茶坊收管杯碟茶器;第五組四個人負責收管酒飯器皿;第六組八個人負責收管祭禮;第七組八個人管理各處燈油、蠟燭、紙札;第八組三十人每日輪流各處上夜,照管門戶,監察火燭,打掃地方。第九組為剩下的人,分配到具體的房屋看過屋內所有的物品;第十組是監察組,由來升媳婦負責查考各處工作情況。
通過任務分解,整個喪事的大目標被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將每一個任務都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人上面,從而避免人浮于事的情況。另外,所有涉及物品收取和領用的事項都一一登記在冊,事事留痕,以前的偷竊等行為都無所遁形。
第三,令行禁止。古語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王熙鳳在跟寧府人員約法三章后,都是每天早上按時到崗按照花名冊點卯,晚上也是等事事妥帖之后方才回到榮府休息,可以算得上是秦可卿喪事最忙碌的人。有一天,有一個人沒有按時到崗,雖然是相對比較有臉面的一個人,但是鳳姐決意彰顯律令,以“打二十大板,革一月銀米”作為懲罰。并且還趁機向眾人重申:“明日再有誤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不怕打的,只管誤!”經此一役,寧府闔府上下再沒有人敢質疑鳳姐的權威,也杜絕了偷奸耍滑的念頭,從此都兢兢業業。
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王熙鳳徹底改變了寧府原先的“五宗罪”,將秦可卿的喪事辦得周到妥帖,既彰顯了自己高超的管理才干,也贏得了“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的美譽。
歡迎大家討論,希望共品紅樓,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