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與義,于夢想與現實。
腦海突然閃過一個人。
陶淵明。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小小的人,有著超乎現境的偉大理想。
陶淵明救不了旁人,變不了這個社會,所能做的,便是尋一處南山,賞菊吟詩,不失本心,不忘自己。做盛世的清閑人,做濁世的旁觀人。
屈原說,世人皆醉我獨醒,所以抱著 石塊,沉江遠去,拋去世俗沉重皮囊,去追尋想要的清平。
都說,90后,是急躁的一代。
前面有父輩工商學農,遍地黃金,在諸多二代,成長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
如今的盛世,是在多少的先輩,鮮血灑出,埋種的種子,只為在如今的這刻,開盛出期望的花朵 。
90后,有很多的稱號,垮掉的一代,佛系的一代。。。。。。。
但我知道了,在新聞媒體沒報到,在哪里網絡上沒出現,的很多很多的地方,也有數不清的工作90后,為我們的現世,負重前行。
在冰天血雪地的邊境,在埋頭苦鉆的科研,在熱與煙的火場,在大街小巷的街頭,在不分晝夜的醫院,有很多年輕的血液,在這個時代,瘋狂的燃燒,無悔的奉獻。
那是來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信仰,那是根植于炎黃子孫血脈里的豪情萬丈。
家與國,理想與現實,就那樣交融,呈現出一張張堅毅的面龐,青春無悔,無悔選擇。
想比而言,我,就顯示平凡許多東西,會看著他們熱淚盈眶,但內心明白,僅限盈眶。
二十多歲的人生,在花兒正開苞朵的時候,卻是迷迷茫茫。
像靈魂深處,缺失了一塊堅定,一直尋尋覓覓,尋找,未得所蹤,卻是不愿放棄 。
一個簡單的我,所念所想,不過為了自己的人生,好與壞,都想要自己開心不后悔,說旁人,太大,兼顧不了。說后代,太遠,想象不了 。
于自己,最想要的,是有個自己的小窩,不管日后風里來還是雨里去,不管漂泊帶著多少疲憊,只要回頭,會有門有燈,打開,是屬于自己的安穩與歸所。
但好看的皮囊千姿萬態,想要有個有趣的靈魂,有深度有思想,會想會說會些。
想要面包,同時,又想要詩歌。
無所增益,卻是失之不可。
只是,在很久很久之前,便有人說過,忠義難兩全,無法得到又不辜負。
就如現在,我們總想理想豐滿,現實柔軟,但往往,都需要有一個破滅,或妥協退讓,悄悄掩藏,否則,貪心的心,握不住沉重的兩邊,容易一同覆滅,既然選不好,不若倒盤over。
我們總在想去平衡,平衡,平衡在現實的與理想中找到相安無事的點,共同擁有,共同進步,但往往,很難,很不容易,差之行錯,對不起理想付不起現實。
有人問,如何不負如來不負卿?
也許要在二者中苦苦周旋,甚至三者皆苦,但人生,不因應是苦難,所以放棄,逃避般換上另一條路。
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眾生皆苦,人生是場修行,沒有準確的禪解,處處是因,處處是果,處處可解,處處是無解。
每個人雖然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同處同一片宇宙之中,但每個人的心,亦與宇宙相連,宇宙同一個回答,傳遞過來,都是不同的解釋。
重要的,是你了怎樣去看待怎樣去解答題。
聽風聽語聽自然,在寂靜無人聲中,會有聲音,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