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見有人在談論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有人進行了很多的“打卡”活動,珠心算、寫字、鍛煉各類林林總總的都有,但是回頭看的時候卻發現,鮮有能夠堅持下來的。好一點的,斷斷續續,更干脆的就是直接放棄。
作者對此給出的原因有三點:第一,缺乏監督;第二,積極性不高;第三,總是放在人最容易懈怠的時候進行。
作者的這幾個觀點不能說沒有道理,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問題在于:一,沒有重點;二,實施起來不容易。
所謂“沒有重點”的意思就是,給自己制定了一堆的計劃,但是這些計劃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能關注的重點也是有限的,這也想學,那也想學,但是最想學什么呢?訂了一堆的計劃目標,你忙得過來嗎?
先學這個“最想學”的,等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階段了,再學“第二最想學”的,這樣才有意義。
眉毛胡子一把抓,理不清重點和非重點,只會造成事倍功半。
所謂“實施起來不容易”又是指的什么呢?
當你發現每天有一堆的“卡”要打,而每件都要花上三、四十分鐘的時候,是不是瞬間就喪失了學習的勇氣,轉而去擁抱手機、電視了?一天兩天或許能堅持,再長一些呢?
一想到每天下班回家還要花幾個小時去打卡,頭都大了。算了算了,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咬著牙硬頂,而是做減法:當我們只留下一兩樣,最多不超過三樣“最想學”的時候,再繼續做減法,爭取做到每次花在每項上的時間只需要5分鐘、10分鐘,當能夠輕松完成的時候,還會覺得很難嗎?半個小時的時間,說不定在公交車地鐵上就順手打發了。
在一個浮華喧囂的年代還能夠保持學習的欲望,這就超過了大多數人,而當我們找對方法,堅持學下去,成功可致,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