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講的是對自己從0開始做產品經理的這近2年時間的總結以及后續的個人成長規劃。
習慣了開篇之前先傳一張圖,選了好久不知道用什么,最后從自己的半年總結述職中選了這么一頁PPT。這是筆者在2017年上半年期間所參與或負責的幾個主要項目。為什么選這個圖,是因為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發現最好的學習,還是在實踐中學習。
01 把握機會,敢想敢做,快速積累
筆者從實習生開始,在目前在職的這家公司開始工作,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真正接觸產品經理的工作。在那之前,在國內的某知名銀行實習做過與互聯網金融合作的項目,后進入百度地圖實習,負責專項地圖數據TAG清洗項目。在大學階段,我就明確了自己屬于實踐成長型的那種,在學校里被動地接受知識對自己來講并不是是想要的。也堅定了自己要盡早去社會上實習的想法,確實在實習中體會到了成長。
在ETCP實習的開始階段,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做這樣一件事情——“行業監測與輿情監控”,說白了,就是瀏覽訪問各大互聯網咨詢平臺,搜集互聯網行業、停車行業的最新咨詢,在各大主流社交媒體平臺搜集用戶反饋及評論,并對各競品進行研究分析。對于一名尚未掌握產品技能的新人而言,這份工作,是讓產品經理去涉獵了解互聯網行業,了解同行業競品,了解用戶的一個特別好的方式。
后來在慢慢開始接手一些運營活動的產品設計需求后,是自己真正開始“做產品”了,但那個時候的“做產品”,確實只是很單純地簡簡單單地去實現運營提的活動需求,制作原型頁面,寫寫頁面交互的說明等等,也還不會需求分析等等。在這樣的一次次的設計中,給了我機會去熟悉各種產品設計工具,畢竟掌握一些產品工具是能開始“做事情”的基礎。也在這些過程中,開始熟悉互聯網公司的開發流程,也踩了不少坑(PRD寫的不全、流程不熟悉、需求評審沒叫上測試QAQ、等等...)。現在回過頭了,還是很感謝自己那時候能夠有機會去接觸這些事情,趁早犯錯,才得到了教訓,得到了經驗,得到了成長。
在做了不少活動之后,和運營的關系也熟絡了,在一些需求中會開始去想活動形式是否有更好的做法和建議。也忘了從什么時候起,我接到的不再只是運營的“需求”,而會是“想法”,會和運營一同去設計一個活動,這是一個角色的轉變。
做了一段時間的運營活動后,自己也有幸能去負責公司官網的改版、也參與了APP需求的迭代優化、再到現在負責一塊創新的"P+B"業務模式,能在短短不到2年時間內經歷這么多項目,這也是在一個創業型公司而非BAT類大公司的不同。
02 堅持閱讀,堅持總結,堅持寫作
簡單總結完自己的一點經歷,再回到這次的這個“產品家實戰營”培訓,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平時在公司忙于做各種需求、跟進開發測試、上線等等,很少能有精力或者是意識去讓自己跳出來,回歸初心去思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在參與這次的培訓過程中,強迫自己聽課、看書,寫作業,給了自己這樣的機會,去學習更系統的產品知識,真正地去“做產品”。
好像是從開始工作的時候起,自己就很少看書了,雖然買書還一直是一個“愛好”,畢竟買書給了人一種自己參與學習了的假象。并且就算翻開書,也很難沉下心去閱讀,這種惰性會是一個惡性循環,越懶得看書,越看不進去。然而,這次的課程讓我在看書的過程中,抱著目的去看,讓我找回了自己曾經看書的熟悉的感覺,并且發現自己又能沉下心去閱讀了,而且總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產生各種聯想,讓自己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使用書中的方法論去實踐驗證自己做的產品。
寫作業的過程正好給了我這樣的機會,將每一篇作業與自己在做的產品去結合思考、分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讓自己想清楚了,也明確了很多方向和需求。不得不說,產品家實戰營進行到這次的第三期,采用的這樣一套學習方法,確實是卓有成效的。并且在簡書上進行寫作,在一次次“投稿被錄取”“有人關注了你”“有人喜歡了你的文章”的這些提醒中,給了自己不斷繼續寫作、總結的動力和欲望。(P.S. 寫完這一篇,在簡書寫作的字數就突破2萬字了。慶祝一下)
另外,蘇大在課上說的一句話也給了我很大的觸發,我們每個人在每個行業內,想要提升自己的價值,其實都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那么從寫作開始鍛煉,利用現在網絡的一些平臺去做一些自媒體,是一個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的方式。
03 保持好奇,保持熱情,保持空杯
保持好奇。社會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每個人的想象,我們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的同時,各種新領域、新技術都在飛速發展。我覺得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是很重要的一個素養,不管是新的技術、新的電子數碼產品、新的熱點事件等等,保持這樣一份好奇心是讓自己增長閱歷、獲得成長的關鍵。
保持好奇,還包含對數據的好奇。經驗往往不是絕對的,只有真實的數據反映的才是事實。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在關注“數據驅動增長”,在招聘和培養“增長產品經理”,這一類產品經理,即那類對數據有極高敏感性的產品。作為產品經理,在產品上線后,需要對產品表現的數據積極分析,從中總結并發現優化的點,通過數據進行驗證,包括A/Btest等等。這樣所迭代優化出來的產品才不會變成是“一個產品經理自己的產品”。
要保持對這份職業的熱情,自己當初為什么選擇要做產品經理,是要做一個“改變世界”的人?還是做一款人人都知道的產品,保持這份初心和對生活、工作的熱情,積極面對去迎接各種挑戰。雖然說得很空泛,但是去觀察工作中身邊優秀的人,他們往往總是有一種積極正向的態度去工作,待人處事。
保持空杯。為什么要說這個,也是因為自己的一些反思。
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視頻剪輯的兼職,做過這種設計類型工作的人都知道,每次自己做完一個作品,都會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最牛逼的視頻了,自己看個成千上萬遍都覺得不夠,對別人的評論不屑一顧。而且做這個職業的很多并不真正厲害的人,卻都會對別人的作品嗤之以鼻,表示不屑。
這就是“飄”了,做產品經理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每一個產品都是自己的孩子,千辛萬苦將它做了出來后,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所以也不乏一些產品經理在做了幾個產品之后就“飄”了,覺得自己是個特別優秀出色的產品經理,總是不屑于別人做的需求,不屑于一些瑣事,不屑于學習,對工作各種抱怨、各種不滿。我想說,這真的是一個大忌。
所以也再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多看看書,看看真正優秀的人寫的文章、做的分析,人才會檢視自己,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保持一份“空杯”的心態,去接受他人的建議,學習他人的長處,不斷地提升自己,不要讓自己明明還一事無成就“飄飄欲仙”了。
以上的總結,也是我對自己后續的要求和計劃,也希望大家共勉,人人成為好的產品經理。
-------------
各位客官手動點一下“喜歡”,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