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讀《大清相國》
行家一出手,立馬知道有沒有
沒有摘抄,只有筆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很多令人想要拍桌子叫好的段落,不是因為語言有多討巧、詞藻有多華麗,而是情節精彩,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厚厚的一本書里很少有哪句話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金句,但組合起來就是讓人酣暢淋漓。
讀書讀到哪里,常常會把自己代入到書中。
看著陳廷統一次次被惡人設圈套欺騙,連累陳廷敬時,簡直被氣到原地爆炸,腦子是好東西,希望你也有。
看著皇上明明心里明鏡似的,卻仍然要冤枉肱骨之臣,甚至被奸佞小人利用,尤其是底下臣子揣測圣意,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說了真話還要被誤解、誣陷的時候,我也忍不住感嘆,封建君臣觀念真的害死人,就算是一代明君也無法成為完人,不平等的關系讓社會發展都遲滯了好多年。
高士奇這樣的小人真是懶得說哦,就憑這一手好字混了個“高管”,不知道學習進修自己也就罷了,僅有的那點小聰明全用在討好皇上、算計皇上字畫上了,這一輩子再長又能有什么大出息。
看到張英在皇上面前替陳廷敬說好話,心里也很有感觸。陳廷敬所作所為確無差錯,只是讓皇上沒了面子而已,碰巧張英也是個難得的好官,自是不會為了皇上一時開心而顛倒黑白,搬弄是非。說起來,二人并無深交,不過是同為兩袖清風為百姓著想的好官,冥冥之中有些惺惺相惜罷了。
我上網百度了張英,官場一生也可謂是幾經沉浮,曾經是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也曾經因為教習庶吉士不嚴被連降三級,但所幸,62歲那年被康熙提拔至相位;64歲那年以衰病再次乞休致,被允準以原官致仕;72歲那年在家中病逝。
看著這個好官也得了善終,我心里安穩的不得了。這是一條不在書里的線,包括度娘還給我看了六尺巷的故事,哦原來六尺巷的張英就是這個張英。
陳廷敬這一生,是真正當得起所有榮譽的。他從未為自己謀過分毫私利,靠真才實學得到了相國之位。他不去討好皇上,揣度圣意也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差事,也不做沽名釣譽的事,不為了場面功夫勞什子力氣,就是一心一意做對百姓好、對國家好的事,至于其他的什么也不想。真的,有這樣的官,是天下蒼生的福氣。
所以我沒有去百度陳廷敬的生平到底如何,我也不想知道他的結局。書里的結局真的好的不得了,老爺子清清白白,坦坦蕩蕩一輩子,總算沒有“晚節不保”。功高震主的臣子很少能有真正光彩的下場,即使皇上打算給自己留個寬厚仁德的名聲,也愿意念舊情,做足場面功夫,但其實他人心知肚明,而且心里也騙不過自己,終究是要留下郁結的。
王躍文,真的是厲害,本來這種也沒有愛恨情仇做調味料的故事該是枯燥且乏味的,但大清相國真是讀上了就停不下來,雖說陳廷敬這一生本就跌宕起伏,但若不是在王躍文筆下,我未必也會好幾次讀到夜里兩三點還沒有任何困意。吃了閨蜜一劑安利的我忍不住要再安利下去。
《大清相國》,王躍文著,你值得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