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文物都有著極其珍貴的價值,即使在戰亂年代,也有大量文物被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文物是漫漫歷史長河中的觀察者、記錄者同時也是陳述者。如果文物真的會說話,會不會告訴我們一些秘密?
《國博日歷》是一本實用類科普書籍,我之所以稱一本日歷為書籍是因為《國博日歷》的每一頁都記錄了一件精美的文物,同時作者用最簡短的話語來介紹文物的歷史價值。
日歷最基本的作用是提醒人們時間的流逝,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日歷也就沒了價值。但《國博日歷》精美的裝幀早已超過日歷的價值,它最大的價值在于讓人們每一天都能認識一件珍貴的文物。
《國博日歷》由國博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和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共同出版,作為新一年的日歷選用大紅色作為基本色調,紙張選用也十分考究,不是常見的易于撕掉的薄紙,紙張手感十分順滑。
《國博日歷》排版也讓讀者感覺十分舒適,日歷在設計上以文物和日期作為主體,左右兩側分別標注陰歷時間和星期,在頁面的最下端是對文物的介紹。在文物的選擇上從新時期時代到清朝,文物配圖清晰,顏色選擇也較為淡雅,既展現了文物也沒有削弱日歷的功效。
看見《國博日歷》的第一眼就很喜歡,喜歡它對文物的講解,喜歡它的設計,喜歡它的厚重,更喜歡的是它對新一年的寓意。《國博日歷》讓我覺得在新的2019年每一個平凡的小日子都和文物一樣珍貴。
看見了如此豐富的文物,我想聊一聊我最愛的朝代。我是個歷史渣,但卻一直偏愛唐朝,唐朝在我的概念里是真正的盛世,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物質極為豐富導致了文化發展的巔峰,李白、杜甫、高適、王維、孟浩然……經典詩篇的廣泛流產也再次證明唐朝文化的繁盛。
唐朝的文物大多色彩鮮艷,唐人更偏愛暖色調,唐朝人的思想更為積極樂觀,這也與國力強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此外通過對文物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唐代的文物或多或少有點異域的風格,可見在唐朝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
我沒有經歷過唐朝,但是我一直在悄悄現象著那個安穩沒有禍亂的時期,我想那個時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君與臣,父與子都有著和諧的相處方式,身邊的鄰居和善友愛,人與人之間誠信坦率。我想社會秩序的井然不是因為法律,而是源自內心的自覺。
看著那些現在被奉為珍寶的文物,在它剛剛出生的年代,也不過是萬千普通事物中的一個,它們的價值是時間賦予的。轉念一想,我們現在活著的人擁有的不就是時間么?
時間成就了我們的歷史,文物是最好的記錄者,如果它們有靈魂,它們看著人類的朝代更替會有怎樣的感慨。而對于未來,我們現在的每一天都在造就歷史。
2018已經走到了尾聲,2019年是嶄新的一年,《國博日歷》提醒各位可愛,無論生活怎樣,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只要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的過好每一天,你的人生早晚會像文物一樣閃閃發光,被這個世界所看見。
2019,讓我們和365件文物一起攜手,用365個日日夜夜見證歷史并且創造歷史,加油,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