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談的內容的核心是: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這種態度在購買保險時尤為重要,下面一起看看不同年齡階段購買保險的側重點。
兒童階段(0-18歲):
很多家庭是由于孩子出生才考慮購買保險的,這點非常能理解,但是由于感情的因素,我們在選擇保險的時候經常會做一些非理性的決策。
從財務的角度上來講,孩子不是我們的資產,而是我們的負債,撫養一個孩子占據了我們極大的時間精力和費用開銷。由于孩子沒有工作,無法創造價值產生收入,所以在這個階段花大量的預算為子女購買保險,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一、購買策略:
建議預算有限的前提下,可以為孩子購買消費型的保險,下面逐一來說下:
意外險:一定要為孩子購買,由于活潑好動的天性,發生磕碰、擦傷、燙傷的概率也是很高,所以由于意外引發的醫療費用是關注的重點,最好選擇意外醫療比較高的產品。
重疾險:家庭條件困難的,建議為兒童購買消費型的產品,預算充足的可以考慮終身類型的險種。投保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后小孩,大人的平安是孩子能否健康順利成長的核心。
醫療險:少兒醫保是國家給與的福利,建議首先為孩子購買。如果有額外預算,也可以考慮購買其他醫療保險。
二、常見的問題:
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為孩子購買了萬能險,以平安智能星、智慧星為典型的代表,看起來兼顧了理財和保障,實際上這兩點都沒做的很好。
初入社會(20-30歲):
大家剛從學校出來,參加工作后都會有一定收入,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變化比較大,可能收入也不是很穩定,而且后續花錢的地方還很多,也要為后續的成家立業做儲備。
一、購買策略:
由于這個階段身體條件較好,從數據統計來看,發病概率是一生當中最低的階段,所以建議通過消費型產品來解決,繳費壓力也沒有那么大。
意外險:很重要!!
重疾險:目前1年期或者長期繳費的消費型產品也特別多,這個階段可以適當的降低自己繳費壓力,同時考慮把保障做全。
定期壽險:如果考慮父母養老送終的責任,是可以購買定期壽險,因為價格便宜,杠桿高,目前消費型的產品也比較多。
二、常見問題:
不太建議購買理財型保險,保險理財的優勢是安全穩健,而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看到復利的效果,所以不推薦購買。其實能管好自己的手,不亂花錢做好儲蓄,已經很好了。
成家立業(30-40歲)
這個階段一般都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家庭責任還是非常大的,上有老下有小,可能還會有房貸車貸。雖然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家庭消費也是逐漸攀升,并且會走向高峰,這個階段的重點是保障型產品的配置,通過保險來轉移我們的財務風險。
一、購買策略:
建議大家可以通過保險組合,做一個合理的家庭方案。什么是保險組合呢?就是通過一年期、長期繳費、終身型保險的搭配,不僅保額足夠高,而且保費支出也并不會特別的夸張。
意外險:沒啥好說的,要買。
重疾險:推薦購買終身型的重疾險,因為這個時候身體條件尚可,并且購買終身型的重疾險價格也并不是很貴,正是購買的最好時機,買了就保一輩子。同時如果還有多余的預算,可以購買消費型的重疾產品,通過產品組合把保額做的足夠高。
壽險:強烈建議購買定期壽險,因為這個階段家庭責任還是非常大的,上有老下有小,如果發生風險身故了,那么通過保險理賠金,可以把家庭的責任延續下去。
醫療險:首先社保是國家福利,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的保障,如果還有這方便的需求,可以配置一些高額住院醫療保險,比如平安e生保這種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二、常見問題:
對于大多數家庭,這個時候是不建議購買理財保險的,對普通人來講,你的保障型產品已經配置足夠了嗎?還記得我們開頭的例子么,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不要做看似正確的事情。
事業高峰期(40-50歲)
在這個階段,我們有了足夠的社會閱歷,收入也達到的人生的高峰,看慣了人生的風風雨雨,自然也淡定從容很多。一般這個時候還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比如子女可能還在讀書。而這時我們的身體條件已經大不如前,長期的工作壓力與不良生活習慣,加上環境、飲食的影響,我們的身體正在逐漸暴露出不少問題。
一、購買策略:
意外險:要買,建議購買額度一定要高。很多人倡導意外險保額是年收入的10倍,這樣算下來可能額度會比較高。本著實用的目的,建議普通人至少要配置100萬額度以上的意外險,其實價格也不貴。
重疾險:這時候是購買重疾險最后的時間,因為身體狀況已經不如年輕的時候,而且保費也會稍微貴一些,錯過了這個年齡,后面再買重疾險就很不劃算了,都會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所以重疾險還是要提前購買為好。
養老保險:其實這時候是要關注的是養老規劃,而養老保險只是解決養老問題的一種手段。養老規劃實際上是一種財務規劃,保證我們由于退休后,由于長時間的生活、醫療開支,我們生活質量不會有比較大的下降。
養老是一個比較個性化的問題,這里沒辦法逐一而論,這里推薦大家要關注幾點:
合理算計:要知道自己老年想擁有什么樣的退休生活,估算一下大致的生活費和醫療費用,還要預留出一定的休閑娛樂費用支出,要算計得知道自己大概的費用支出是多少。
投資組合:財務規劃是通過投資組合來實現的,我們要計算一下,我們退休后的收入來源還有哪些,常用的可能有國家統籌的養老保險、房屋租金收入、商業養老保險、銀行利息等等。相信只要有了財務規劃的意識,我們就能大概知道自己目前的準備情況,哪些是保證的收益,哪些是不保證的,每項收益的風險情況。
考慮通貨膨脹:目前實際上國內的通脹保持在5%-6%左右,所以就算已經有了一定的現金積蓄,也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現在看起來夠用,是否20年之后還夠。
壽險:仍然推薦購買定期壽險,因為定期壽險是所有產品中最回歸保險本質的,建議這個階段可以追加保額,把保額做高。
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也這個階段考慮的核心,其實目前流行的百萬住院醫療險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覺得不夠,可以購買一些高端醫療保險,無論從保障內容還是產品體驗都是很不錯的。
二、常見問題:
再啰嗦一句,這個時候是重疾險最后的上車機會,如果錯過了后續真的就很難購買了。如果真的預算有限,可以購買長期繳費的消費型重疾險,也是一種備選方案。
老年階段(50歲以上)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雖然聯合國把50歲劃分為中年人,不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多人從心態來講,已經把自己當作老人了。對于50歲以上的人群,家庭責任已經沒有,身體也明顯不如以前,開始在各個方面都會力不從心。就像我們上文說的,這個時候需要關注養老和健康風險。
一、購買策略:
關于養老我們上文已經有了一定的闡述,需要我們自己思考一下自己的養老規劃和財務規劃。50歲后,疾病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不過這時候在購買健康保險已經很難了,不僅會貴很多,而且保額也不能做的很高。
意外險:意外險是普世性需求,和我們的健康沒有關系,所以老年人最起碼可以購買一份意外險。
防癌險:雖然重疾險購買不了,但是老年人還可以可以購買防癌險的。一般防癌險無需體檢,如果身體有些問題,提供相應的體檢報告和病例就好。防癌險是健康險里核保較為寬松的一種,推薦購買。
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和重疾險不同,重疾險實際上是收入損失險,當發生了重疾風險,除了醫療費用,還需要考慮康復費用和工作收入損失的問題。但是針對老年人來講,已經無需考慮收入損失的問題,而且家庭責任也基本沒有 ,所以只需要關注治療費用就好,醫療保險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二、常見問題:
建議老年人都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不僅可以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可以將疾病遏制在萌芽狀態。
今天就從宏觀的角度,為大家說說不同年齡段選擇保險的重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