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盟友
? ? ?我們最好的盟友不是一直支持我們的人,而是那些一開始反對我們,然后轉向支持我們的人。
001.人們對那些一直站在自己身邊或支持自己的人的重視程度很容易會隨時間增加而降低,這與人們越來越視之為理所當然有關。(個人感覺有可能因為太熟悉了,所以覺得理所當然地別人就應該明白自己)
002. 對于那些反對自己的人,人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去關注(這與人們遇到意見不同者時,總是會想反駁別人觀點說服他人支持自己的下意識行為有關),由于在關注過程了解到他人反對的原因,或關注到對方的思考方式及能力,從而會更容易發現對方的優點(對于自己的支持者,往往會覺得他們想到的東西自己早已想到)
003.那些一開始反對而后又支持自己的人,說明他們真的有深思熟慮過這個局面的情況,明白自己的觀點想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與自己的行動更貼合。
想象好的?還是壞的?
信心并不是來自無視未來的困難或妄想自己一定能戰勝困難,而是來自對現實的評估和詳盡的計劃。
001 信心會令人們做事更有熱情,同時面對困難的時候會堅持得更久。但是更多時候動力來自于對最好結果情形的幻想。
002 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堅持考慮好兩種極端的情況。最好的結果會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最壞的結果會督促我們做好準備,將不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將身份認同融入說活技巧當中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他人被認同,身份認同最簡單可以分為兩種:好的身份與壞的身份。大部分情況下,都應該避免用壞的身份形容別人。
001 批評他人時要就事論事,不要上升到人格層面,否則相當于給對方冠以壞的身份,刺激對方,讓批評的結果適得其反。
002 當希望他人或勸說別人不要做某事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引入壞的身份。例如將"不要欺騙"換成"請不要做一個騙子",前者針對的是一件事,后者針對的是一個人,后者是對一個人的性格身份的概括,對個人的影響更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