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湯顯祖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湯顯祖
Somewhere in Time , 相比“時光倒流七十年”,更喜歡翻譯成“似曾相識”,或者是不是也可以叫做“在時間的某個地方”,1980年,美國的電影,在現在這個時代來看這樣一部劇,男女主人公的戀情似乎有點像落入俗套的偶像劇,一眼萬年?一見鐘情? 似曾相識??用這些詞語來形容似乎都比較妥貼,一場浪漫的相逢,短暫,所以恒久。
理查德·科里爾,劇作家,作品首演的慶功宴上,人群嘻嚷中,一位老婦人徑直走向理查德,交到他手中一枚懷表,并告訴他“回來找我”?,然后飄然遠去,留下驚詫的理查德和一幫眾人。
8年后,失戀,且文思煩亂的理查德駕車出門散心,路過皇家大酒店,車子本已駛過了路口,卻鬼使神差的退回,并辦理入往。在酒店大堂等開餐的間隙里,偶然參觀了酒店的歷史大廳。理查德在一個展柜前停留,卻總感覺有人在背后注視他,慢慢回頭,只發現側邊墻上有一位年輕女子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子微微笑著,眼含深情。一束光線此時正好照到理查德的臉上,恍惚中,理查德腳步輕移,目光轉注,緩緩向照片中的女子走近,理查德屏住呼吸迎上了照片人的目光,此時的理查德神情呆滯,木然凝立。一見鐘情也好,似曾相識也罷,他下定決心要走近她,了解她,即便他得知她生活在久遠的過去的時光里。理查德因為一張照片,陷入了不瘋魔不成活的愛情里,如癡如醉。
這樣的場景和我國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如出一轍,柳夢梅在一座荒廢的園子里撿到一幅畫,拿回房中細細揣摩,心說:“這是一尊觀音佛像吧,畫中人實在是端莊如觀音,但既是觀音,為什么既沒有紫竹也沒有鸚哥?再細看,繡裙下還有拖著兩瓣金蓮,觀音怎么會有一對小腳?也許是嫦蛾吧,只有月宮的嫦蛾才會如此美貌,可如果真是嫦蛾,怎么不見身畔有祥云半朵?他走到畫的左邊,只覺畫中人望著他,他走到畫的右邊,發覺畫中人還是望著他,柳梅夢就這樣仔仔細細,反反復復的看著這幅畫。他問畫中人,“向真真啼血你知么?” ?“我這里一聲聲不住的喚,你能聽得見嗎?“柳夢梅對畫中人說:“每天你就這么陪伴著我,早間,晚間,我供養著你,喚著你,你就權當我孤單旅途的伴侶吧。” 柳夢梅這樣一番顛顛倒倒,癡癡狂狂,一點一點撥開了塵世的迷霧,最終喚出了杜麗娘的魂魄。這是柳夢梅的深情癡戀,和理查德看到照片時的情形,何其相似。
柳夢梅拾畫,叫畫,最終喚出了杜麗娘,才子佳人得團圓。 而理查德從歷史大廳相遇之后,開始整夜整夜的失眠,醒來后,又一遍一遍的佇立在照片前,癡傻的看著照片中的女子,一往情深。圖書館翻舊時資料,故居訪問,使理查德堅定的認為,照片中的女子一定和自己有所關聯。而后,從教授那里找到時光旅行的方法,通過催眠,義無反顧的開始了自己的時光之旅,從失敗,煩躁,到最后終于在醒來時成功穿越到了1912年,68年前,在碧波蕩漾的小湖邊,理查德終于見到了照片中美麗的女子,伊莉絲.麥金娜。忐忑,還是忐忑, 微笑,緊張,漸漸靠近。
她問:“真的是你?是嗎?”
“是的”。他答。
此時的她并不認識他,但就是這一見,這一問,一往而深,春心萌動。
林黛玉初見賈寶玉時,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而伊莉絲此時的心境,我想應該和林妹妹如出一轍。
之后理查德和伊莉絲一個下午的愉快相處,更是那種相見恨晚,戀戀不舍,情意綿綿。
當晚的舞臺劇演出,伊莉絲私改劇本。理查德在臺下觀影。
”我的夢中情人已在離我遠去”,配戲的女仆慌亂的接話:“他是怎樣的人,小姐?”
“他是我在腦海中想象的人,像他那樣的人,每個女人都夢想著能把他引領到自己內心的最深處,我此刻仿佛就能看到他,如果他真的出現,我該對他說點什么?請原諒我,我從沒體會過這種感覺,我從來沒有經歷過...,我沒認出你,你是否感到詫異? 你......第一次讓我體會到這種感覺,我該如何告訴你,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我該如何讓你知道,你讓我多么的幸福,有太多的言語要傾訴,而我卻無從說起,除了這一句,我愛你。"
就在坐無虛席的戲院,就在金碧輝煌的舞臺上,伊莉絲如此炙熱的發乎心靈的告白。
此情此景,真不枉耗費了百般周折才到此世界的理查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短暫的愛情一定是美好的,值得懷念的,甚至可以是不惜一切的,只為那最美的綻放。宛如煙花。
兩人終于在一起,為愛而活,以為就此圓滿。理查德卻不小心從口袋里翻出一枚1979的硬幣,這趟逆轉時空之旅就此結束,理查德回到了1979年,伊莉絲 絕望的叫著理查德的名字。
悲傷,痛哭。
瞬間蒼老的理查德,尋著回憶再次走過相遇的湖邊,再次走近那張照片,臉貼在冰涼的玻璃上,悲傷至極。
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間,坐在窗前,癡傻呆滯,七天無進食,含笑離開人間。
和伊莉絲天國相會。
理查德多像牡丹亭里的杜麗娘。杜麗娘在夢中和書生柳夢梅相遇,兩個人在夢中相看儼然,緣定三生。杜麗娘夢醒后,又去兩人相遇的后花園去尋她的夢,找到最后,她一個人倚在梅樹下,”偶然間心似繾”,似乎是想通了:“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我打并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就這樣,杜麗娘因夢而病,因情而死。
說理查德穿越時光回到了過去,倒不如說,是理查德和照片中的伊莉絲相遇后,生發出了一場夢,理查德的夢。而理查德和杜麗娘一樣,因夢而生情,因情而逝去。
湯顯祖說:“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湯顯祖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能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看到最后,在當今這樣一個凡事都追求速度,追求效率,追求功利的新時代,新時空之下,1980年的“時光倒流七十年”, 就像一杯歲月的佳釀,溫情,深情,眷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