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是OC的一項特性,用于封裝對象的數據.OC對象通常會把其所需要的數據保存為各種實例變量.你也許知道"屬性"概念,但是你未必知道其全部細節.而且還有許多和屬相相關的麻煩事兒.
比如,某個代碼庫中的代碼使用了一份舊的類定義,如果和其相鏈接的代碼使用了新的類定義.那么運行時就會出現不兼容的現象.各種編程語言都有應對此問題的辦法.OC的做法是,把實例變量當做一種存儲偏移量所用的"特殊變量",交給"類對象"保管.偏移量會在運行期查找,如果類的定義變了,那么存儲的偏移量就變了,這樣的話,無論何時訪問實例變量,總能使用正確的偏移量.甚至可以在運行期向類中新增實例變量.這就是穩固的"應用程序二進制接口"(ABI).ABI定義了許多內容,其中一項就是生成代碼時所應遵循的規范.
要訪問屬性,可以使用"點語法",在純C中,如果想訪問分配在棧上的struct結構體里面的成員,也需要使用類似的語法,編譯器會把"點語法"轉換成對存取方法的調用.使用"點語法"的效果與直接調用存取方法相同.
若不想令編譯器自動合成存取方法,則可以自己實現,如果你只實現了其中一個存取方法,那么另外一個還是會由編譯器來合成的.還有一種辦法能阻止編譯器自動合成存取方法,就是使用@dynamic關鍵字,它會告訴編譯器:不要自動創建實現屬性所用的實例變量.也不要為其創建存取方法.而且,在編譯訪問屬性的代碼時,及時編譯器發現,沒有定義存取方法.也不會報錯.它相信這些辦法能在運行期找到.
@interface CWGPerson : NSManagedObject
@property NSString *firstName;
@property NSString *lastName;
@end
@implementation CWGPerson
@dynamic firstName, lastName;
@end
編譯器不會為上面這個類自動合成存取方法或實例變量.如果用代碼訪問其中的屬性,編譯器也不會發出警示信息.
內存管理語義
屬性用于封裝數據,而數據則要有"具體的所有權語義".下面這一組特性僅會影響"設置方法".例如:用"設置方法"設定一個新值時,它是應該"保留"此值呢,還是只將其賦給底層實例變量就好了?編譯器在合成存取方法時,要根據此特質來決定所生成的代碼.如果自己編寫存取方法,那么就必須同有關屬性所具備的特質相符.
- assign "設置方法"只會執行針對"純量類型"的簡單賦值操作.
- strong 此特質表明該屬性定義了一種"擁有關系".為這種屬性設置新值時,設置方法會先保留新值,并釋放舊值,然后再講新值設置上去.
- weak 此特質表明該屬性定義了一種"非擁有關系".為這種屬性設置新值時,設置方法既不會保留新值,也不會釋放舊值,此特質同assign類似,然而在屬性所指的對象遭到摧毀時,屬性值也會清空.
- unsafe_unretained 此特質的語義和assign相同,但是它適用于"對象類型".該特性表達一種"非擁有關系",當目標對象遭到摧毀時,屬性值不會自動清空,這是和weak的區別.
- copy 此特質所表達的所屬關系和strong類似,然而設置方法并不保留新值,而是將其拷貝,當屬性類型為NSString*,經常用此特質來保護其封裝性,因為傳遞給設置方法的新值有可能指向一個NSMutableString類的實例.這個類是NSString的子類,表示一種可以修改其值的字符串,此時若是不拷貝字符串,那么設置完屬性之后,字符串的值就可能會在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遭人修改.所以,這時就要拷貝一份"不可變"的字符串,確保對象中的字符串值不會無意間變動.只要實現屬性所用的對象是"可變的",那就應該在設置新屬性時拷貝一份.
方法名
- getter=<name> 指定"獲取方法"的方法名.如果某個屬性是Boolean型,而你想為其獲取方法加上"is"這種一看就明白的前綴,那就可以用這個辦法指定.
@property (nonatomic, getter = isOn) Bool on;
- setter=<name> 指定"設置方法"的方法名.這種做法幾乎用不到.
通過上訴特質,可以微調由編譯器所合成的存取方法.不過需要注意:若是自己來實現這些存取方法,那么應該保證其具備相關屬性所聲明的特質.這一點很重要.比方說:某個屬性聲明為copy,那么就應該在"設置方法"中拷貝相關對象,否則會誤導該屬性的使用者.而且,若是不遵守這個約定,還會令程序產生bug.如果想在其他方法里設置屬性值,那么同樣要遵守屬性定義中宣稱的語義.
@interface CWGPerson : NSManagedObject
@property NSString *firstName;
@property NSString *lastName;
- (void)initWithFirstName:(NSString *)firstName
lastName:(NSString *)lastName;
@end
@implementation CWGPerson
- (void)initWithFirstName:(NSString *)firstName
lastName:(NSString *)lastName
{
if(self = [super init]) {
_firstName = [firstName copy];
_lastName = [lastName copy];
}
return self;
}
@end
也許你會問:為什么不調用屬性所對應的"設置方法"呢?如果用了"設置方法",不是總能保證準確的語義嗎? 我將會在后面的文章中詳細介紹為什么絕不應該在init(或dealloc)方法中調用存取方法.
總結:
- 可以用@property語法定義對象中所封裝的數據.
- 通過"特質"來指定存儲數據所需的正確語義
- 在設置屬性所對應的實例變量時,一定要遵從該屬性所聲明的語義.
- 在iOS開發中,應該使用nonatomic, 因為atomic屬性會嚴重影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