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琪是個很好的女孩,只是不愛看書。
念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在忙碌,有的學商務英語,有的考職業證書。他們都想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所以,玩的時候,全情投入;學的時候,全神貫注。
小琪卻沒有那樣做,她對我說:人生最自在的就是大學這幾年。以后工作了,又加班又出差,肯定特別苦。不如趁現在好好玩,反正我還年輕,以后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看書。
她在大學里的主要任務,就是到處旅游,觀光遠足。畢業季,小琪沒什么雄心壯志,只圖混個日子,所以很快就選中一家小型民營企業,拿著得過且過的薪水,倒是比其他人輕松很多。
真正的改變發生在三年后。小琪所在的企業破產,她沒了工作。當她回到就業市場,卻驀然發現,因為更多畢業生的涌入,市場已趨近飽和,比她畢業的時候,門檻提高了很多:有的單位要海歸經歷,有的要高端證書,有的非名校不要,有的不招女生……
她很想重整旗鼓,可過了這么多年任性逍遙的生活,散漫慣了,很難再聚精會神好好讀書。她現在失業,已婚有娃,記憶力又大不如前,父母也需要照顧。要讀書,則深受其苦;不讀書,則走投無路。這一刻,小琪才明白,任何的松懈其實都是危險的賭注。
你預支了今后的美好時光,盡情懶惰,肆意消磨。可是,終有一天,生活會找到你,找你追討,要你付出。
大學時代,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躊躇,換一個生命中的季節,你再想學習,可能就找不到校園里那種動力、那種氛圍,以及成長和積累的那種速度了。錯過最珍貴的青春時節,事雜心累,就很難火力全開、全力以赴了。
2
阿楓是我讀研時的同學,畢業前,他喜歡班上一個女孩。
她清麗柔婉,他瀟灑不羈,兩人看起來,完全就是小說里的標配。我們都覺得阿楓應該表白,從今往后,攜水袖,并香肩,縱橫江湖。
可是阿楓猶豫了,說:“我家境沒她好啊。她是那么好的女孩兒,怎么能跟了我受罪。我現在養不起她。”
其實,阿楓和那女孩都已經找到不錯的工作,如果兩人一起努力,很快就會有些積攢。阿楓家庭條件一般,但也沒有別的負擔,女生跟他在一起也不至于受苦。而那姑娘,明明也對阿楓有情,只是面皮薄,知心的話也說不出。
世界上有很多人,明明萬事俱備,只差東風做主。如果這個時候,找到時機順勢表白,就能得到篤定的溫暖。然而離校前,阿楓跟她只字未提。阿楓說:“等我掙到足夠的錢,我一定會去找她,她配得起最好的幸福。”
幾年過去了,同學聚會時,我們又見到了阿楓。他仍然很帥,但卻帶著一種深沉的疲憊,滄桑滿目。
從衣著上看,他應該比較富裕了,所以就有人問:“你已經掙到錢啦,那你去找她了嗎?”
“呵呵,找沒找,是一個樣的。”他回答得很含糊。
后來,我們才知道,阿楓踏上社會之后,見了太多真真假假的愛情,生活中太多的狗血殘酷,以及笑容和禮貌背后、柔情與蜜意深處潛藏的吊詭與虛無。再加上他確實賺了一些錢,也總是有女孩在他身邊環繞。時間久了,他有些分不清,女孩接近他對他好,究竟是喜歡他呢,還是另有貪圖。
以前在學校,雖然他沒有財力,但有一顆最真誠的心,仿佛神圣的酒杯,可以盛滿他的愛。可是如今,這杯子已被污損,他對世界的不信任,就像在愛情里下了毒。
“如果那時跟她表白,就好了。”他很落寞地說。那時候,他是有心無力。現在,卻是力不從心。
最純粹的青澀愛情是一季應景的花兒。你以為可以精心養護,等待時機成熟,卻沒想過有些花兒只開一度。哪怕后來,養料再充裕,那份純真的嬌艷卻不可復得。
眾里尋它千百度,那感情,卻萎謝在燈火闌珊處。
3
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講究時機適當,時間恰好。每個季節,都有那個時期該做的事,需要我們細心把握,抓住那一份機緣湊巧。
有這樣一句關于中藥的諺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來當柴燒。”意思是,四季有序,萬物有時。三月時,草木萌發,碧綠可愛的茵陳從地里長出來,最適合采來入藥,清肝養肝。到了四月份,茵陳長大變成了蒿,雖說還是同樣的東西,卻已經藥性大減。到了五月,就再沒什么入藥的價值,甚至可以當柴燒了。
人生的際遇也是如此。有些事情,在特定的時間,若抓住機會,就勝券在握勝算剛好。若錯過機遇,就只能徒嘆奈何徒增辛勞。
不要以為,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可以重來,也不要覺得,時光飛逝之后,一切仍會像你設想的那樣穩固而牢靠。
請好好想一想,什么東西,你依然缺少;什么東西,你真正想要。切莫等到時過境遷,再來懷念舊事精彩、舊人佳妙。且趁現在,去爭取、去奔跑,把每一個日子,踏實而精細地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