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業余生活豐富多彩,他還是個學霸,考了各種各樣的證,計算機二級、證券、基金、期貨,參加各種比賽,拿過各種獎學金。喜歡讀書,他屋子的書桌上、角落里滿滿都是書,他說要在兩年讀一兩千本書。
他一次回答了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單身是怎樣一種體驗?他用100多張照片,短短的幾句描述,描繪了一個相當豐富多彩的四年單身生活,很多知友都表示十分羨慕,甚至加他好友,想進一步了解他的生活,如何生活的那么美好?但其實我知道,他可能有時也很無聊。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
我也是一個生活很充實的人,從早上六點起床、出門,到晚上八九點(有時更晚)回來,一天沒有空閑的時間。
我是一個愛看電影的人,每周新上線的電影,總要選一部去看,別人都覺得我一定很享受這種感覺,我猜他們也會猜測我的體驗和感受。我也不覺十分乏味,但若是有事沒能趕的上這一周一次的電影,便覺得十分不自在。當聊以自慰的機械生活無法繼續的時候,便會感到無可安放的空虛。
我總喜歡讀點什么,無論是書、雜志還是更互聯網的公眾號文章,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的資訊,各種bbs上的論戰,類目也無所不包,從情感、雞湯到數碼、軍事,從歷史、旅游到美食、百科,反正考卷有益,就盡可能的多讀東西,但總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用流氓的讀書哲學裝點自己的文藝。
張愛玲說過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丑女人才躲在家里寫文章,好看的女人都忙著去舞會交際了。我想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丑女人無人邀請,或者羞于參加舞會,只能把腦海里的憧憬寫下來,打發無聊的光陰,我想我的生活可能也是如此吧。我這么說倒不是為了說明我有多丑,只是無聊,所謂的讀書、看電影都是無聊的掩飾,相比于真正的交際和戀愛,從書本上體驗它們僅算是無可奈何的替代,所謂的評論和創作也只不過是另一層次的妒忌罷了。
經常聽人說,盲人的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因為不能用眼睛去看,所以就得逼迫他們鍛煉其它感觀,彌補失明的缺陷。看電影、看書,甚至看直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平常日子里缺少的,都希望在想象空間里拿回來。可現實生活都不精彩,精神世界又有多豐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