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官能癥又稱神經癥或精神神經癥,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癥、焦慮癥、恐怖癥、軀體形式障礙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
現代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有些心理問題,可能尚達不到病證的程度。但若不自知不調節,其心理問題對生活的影響就會日漸深遠。那么,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又有哪些現象突出表現出神經癥傾向呢?
過分消費。互聯網時代網購大行其道。iPhone 8與iPhone X相繼推出,網絡媒體大力宣傳,又到了某些人“賣腎”的時候了。曾有人真的賣腎來買蘋果產品,才會有賣腎這一調侃詞,當然,并不真的有多少人賣腎。但為了夠買蘋果的最新產品,不少人開始了節衣縮食,開始是借貸,其實他們本來并沒有足以匹配的經濟實力,借貸后也很難償還。購買蘋果新品,往往流于面子,有炫耀的成分。事實上,其他產品,特別是奢侈品的消費,也有此情形。
粉絲撕逼。最典型的就是,不同明星的腦殘粉之間的撕逼大戰。粉梅西的與粉C羅的,粉科比的與粉詹姆斯的,天天在各種媒體中開噴,動輒辱人父母,甚至祖宗十八代。為了一個外國明星,不顧自身素質,把生殖器掛嘴上,和自己的同胞開罵戰,往往是沒有結果的罵戰,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粉絲現象也是消費現象,可供消費的可以是物質,也可以是精神。反過來看,消費現象也是粉絲現象,可以粉的可以是明星偶像,也可以是品牌產品。所以,互聯網時代的經濟,粉絲粘性是其代表特征之一。
為什么說上述現象中人們表現出神經癥傾向呢?其本質在于疏離自我。無論是在人與物的關系還是人際關系中,內心過分強調他在的重要性,把自我寄托他在上。
特別就腦殘粉而言,一方面表現出攻擊傾向,另一方面則表現出對寄托所在的屈從。這兩個方面是統一的,相互補充的,根本在于從撕逼過程中構造一種虛假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既來自其撕逼的行為,也來自于他在給其帶來的“安全”與“成就”。明星偶像往往惺惺相惜、握手言歡,下面的粉絲卻口水相向。不免看出明星偶像對腦殘粉們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但這點腦殘粉們是不會承認的,承認則意味著理想化情景的破壞,意味著價值觀念的崩塌。
若產生神經癥傾向,一定要盡早調節,把生活的重心放回自我。因為神經癥患者的內心是極其矛盾沖突的。在種種嚴重的沖突下,只是自我調節往往力所不及,而不得不去看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