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很榮幸參加每周日的周檢視會,這是一個很好的檢視自己的機會,而且想到自己要分享,那就更要絞盡腦汁的檢視自己了,不然找不出自己的優缺點,咋和大家分享啊……這樣的周檢視,那應該就會比較深刻了。我的三個標簽,第一個我是一個國際流浪者,第二個,我是易效能時間管理的踐行者,第三個,我是初曦的美麗傳播者。
我回想下這第二周,我固化了自己早起的習慣,但不太完美的是,并不是每一天都能早睡,這將是我下一階段的目標。另外一個收獲就是,我養成了每天看書的習慣,我媳婦兒都問我咋了,是不是最近要考試,一大把年紀了。我就笑笑,說要和孩子一起看書,帶動一下。那我這周看完了一本晨間日記的奇跡,看了四分之一《有效學習》,能完整的看完一本書,這似乎是我大學畢業以來的第一次(當然網絡小說除外哈),每本書都能給我不少觸動,而且很多時候,成功的經驗總是相似的,晨間日記的奇跡里說,做一個成功的人需要有DQ,對,就是Dream quotient,夢想指數,有DQ的人持有夢想,并且一步步實踐,便可以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而《有效學習》中說學習一項技能,如果能對學習完該技能能帶來的成果心懷憧憬,對目標懷有期待,對該技能產生價值感,你就能更快更好的完成該技能,也就是你若心懷夢想,學習相應的技能應該也會快很多,例如我吧,嗯,我現在呢是一位二副,正在準備晉升大副,一但升到大副,那工資是要翻倍的,那大家認為,我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是不是會更大一些,學習起來是不是會更專注呢,我若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航海家,那我學習我的專業知識應該就會比不感興趣的人要快很多。
? ? 葉老師時常提到,一次只做一件事,這樣更容易專注,我在有效學習中也找到相應的印證,書中指出,大腦空間記憶模板如同一個很小的草稿板,短時記憶就像一個狹窄的通道。任何大東西進不來,海量的信息都被擋在了外面。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我們需要在學習活動中,要聚焦學習目標,這種觀點還解釋了為什么我們在從事學習活動的時候,不能多任務并行,聽音樂,開車寫計算機程序都會拖累短時記憶,從而造成我們的理解能力下降,甚至在演示文稿的過程中播放一些音樂都會干擾我們的學習活動。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
? ? 沒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沒有反思的書也不值得看,因為看過就忘,所以我以后會每周都寫一點讀書體會到簡書里,是對自己讀書的一種反思,也是對我的小伙伴的一種分享,分享的越多,學習的效能就越大,說不定不到位的地方還能得到大伙的指正,更好的學習,完成踐行呢。
? ? 提到問題,那我就有一個問題需要問,早起,我借由陽光的呼喚已經擺脫了鬧鐘,但是早睡怎么辦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晚上想早睡,但是輾轉反側就是睡不著,數小綿羊大水餃都沒用, 那這個時候我們要采取些什么樣的措施可以使自己更快速地入眠呢?
每天進步1%,成為那1%的一群人,大家加油!人的短時記憶是有限的,所以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但人類的潛力卻是遠超你的想象的,所以要相信堅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