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大提琴,悠揚的鋼琴,舒緩的音樂貫穿了整部電影,一如娓娓道來的故事,如晴天,似雨天。
名為Reggie的小正太生活在偌大的豪宅里,同住的是專制傲慢的母親,廚藝糟糕的女仆,這幢房子的色調(diào)永遠灰暗,就如同男孩內(nèi)心的孤獨,如影隨形。
直到有一天,保姆Eleanor的入住,開始給Reggie的生活帶來諸多新鮮的活力。他不再一個人步行回家,不再一個人吃著難吃的飯菜,不再一個人獨自閱讀,不再一個人獨自觀影,他的生活有了一個大女孩的加入,細碎的陽光給灰暗的房間增加了明亮的色彩。
如果說,Eleanor驅(qū)散了Reggie的孤獨,Reggie給Eleanor帶來的是生活的希望。
Eleanor的家庭貧困窘迫,叔叔與母親的婚外情導致了父親的酗酒病重,哥哥在阿富汗當兵,妹妹在酒吧打工,前男友幼稚無能,暴躁易怒,怎么看Eleanor的生活都是一團糟。
成為Reggie的保姆,是Eleanor的幸運,最初就讓她免于露宿街頭,更別說之后生活的照顧,精神的鼓勵。所以說,應(yīng)該相遇的人,一定帶給彼此幸運。
小正太的Reggie,身體里住著成人的靈魂。的確,一個人的思想是否成熟,心智是否健全,有時候與生理年齡并沒有多大關(guān)系。
Eleanor的前男友,一個成年男人,他帶給Eleanor的是無盡的擔憂及焦慮,他的出現(xiàn),從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生活變得更糟。他的出現(xiàn),屢次讓Eleanor遭遇失業(yè)的困擾。
反觀Reggie,生理年齡來說,他只有12歲,但高智商高情商讓他的風度及處事不亞于甚至超越一個成年人。
他以溫柔謙和的方式抵制著母親的專制,巧妙得體地杜絕母親的干涉。默默地關(guān)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尊重他人的生活,尊重他人的選擇。既不高人一等的強行過問,也不自以為是的橫加指責。
Eleanor是Reggie的保姆,事實上卻是Reggie承擔了照顧Eleanor的責任,為她準備素食沙拉,為她準備喜歡的零食,細心地照顧Eleanor的生活起居。
他告訴Eleanor不要以個人觀點道德綁架他人;他在Eleanor父親病重,六神無主的時候,毅然陪伴安慰Eleanor;他在Eleanor彷徨困惑的時候,鼓勵Eleanor不要放棄音樂夢想,好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
除了年齡太小,Reggie表現(xiàn)出的擔當比Eleanor前男友實在強了不止一丁半點。這樣的男孩,讓人如何不愛他?
影片的暗線,是音樂。當初Eleanor與前男友在一起,是因為音樂的共鳴。可惜,前男友的天賦不足以支撐他的夢想,一如被扔掉的那把吉他,最終只能泯然于塵世。
到了結(jié)尾,我們才知道Eleanor的音樂天賦,足夠獲得茱莉亞音樂學院的認可。而Reggie的音樂才華在電影開頭就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兩個人能夠相互吸引,一定有共同的語言。
Eleanor為什么要離開?她有病重的父親需要照顧,她有未盡的音樂夢想需要追尋。此時的她,沒有足夠的才華與資本與Reggie發(fā)展一段未知的感情,否則就只是一段桃色的故事。為了人格的獨立,為了人性的干凈,離開成了最好的選擇。畢竟,Reggie需要長大,Eleanor需要成長。
有些感情,如晴天,似雨天。淡淡的情愫,緩緩的憂傷。分離在所難免,然而分離也是為了更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