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問金庸小說中第一可憐之人是誰,答案很多,有說主角如蕭峰的,也有說配角如郭靖的兒子郭破虜的,還有說路人甲如被楊過擄去替郭靖擋刀劍的小兵的(楊叛據此做《小兵物語》,推薦一下)。
其中有很多答案提名林平之,恰好我最近正在讀《笑傲江湖》,于是乎便想說上兩句。
俗話說,從一個人的名字就能看出父母對他的期許。我想,林震南夫婦給自己兒子取名“平之”,定是希望他的未來平安喜樂的。而命運卻像是給他開了個玩笑,僅僅度過了平順的前半生,便家遭橫禍,父母雙亡,從此踏上復仇之路,再也沒能“平之”“順之”。
《笑傲江湖》一開頭,錦衣少年路見不平,行俠仗義,好一個義薄云天的少年郎,一看就是好人家的出身,品行優良。
如果不是家里飛來橫禍,我想他也是會和和美美,平平安安地過完此生的。可是命運啊,偏偏就愛捉弄人,下午還在快意恩仇,嬉笑怒罵,晚上便遭滅門之禍,膽戰心驚。
值得留意的是逃難中林平之的舉動,可真真稱得上是思想道德上的楷模——饑腸轆轆中,遇到路邊青澀的龍眼也不愿摘來果腹……端得是至美至善清澈純真。
“到得午間,腹中已餓得咕咕直叫,見路旁幾株龍眼樹上生滿了青色的龍眼,雖然未熟,也可充饑。走到樹下,伸手便要去折,隨即心想:“這些龍眼是有主之物,不告而取,便是作賊。林家三代干的是保護身家財產的行當,一直和綠林盜賊作對,我怎么能作盜賊勾當?倘若給人見到,當著我爹爹之面罵我一聲小賊,教我爹爹如何做人?福威鏢局的招牌從此再也立不起來了。”他幼稟庭訓,知道大盜都由小賊變來,而小賊最初竊物,往往也不過一瓜一果之微,由小而多,終于積重難返,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想到此處,不由得背上出了一身冷汗,立下念頭:“終有一日,爹爹和我要重振福威嫖局的聲威,大丈夫須當立定腳跟做人,寧做乞兒,不作盜賊。”邁開大步,向前急行,再不向道旁的龍眼樹多瞧一眼。”
復仇之路艱辛,小林子異常隱忍,不惜揮刀自宮,從而練成絕世武功。
華山之上,多少個夜不能寐的清冷夜晚,他忍著心中的恨意潛伏在岳不群窗外,只為累積實力,報得血海深仇。這樣的堅韌、這樣的隱忍,放在其他主角身上,那就是妥妥的加分項啊。
可以說,林平之身兼多個主角flag,卻硬生生拿了個配角的劇本,不然怎么會落得瞎了雙眼,被廢去武功,囚于西湖地牢的結局?
對比一下金庸的其他主角:
楊過:從小沒了父母,受盡世人白眼,只有一個小龍女對他一心一意,經歷種種波折,最后贏得“西狂”美名——這是主角劇本。
而林平之:少年遭滅門,上華山受盡世人白眼,只有一個岳靈珊對他一心一意,經歷種種波折,最后被挑斷手足筋脈,廢了全身武功,終身囚禁于西湖下的地牢。
郭靖:純真善良的代表,對小乞丐憐愛,又是請吃飯,又是贈衣,又是贈馬,后來練成絕世武功,報得大仇,最后贏得“北俠”美名。
而林平之:被滅門之后,仍舊懷揣一顆純真的心靈,寧做乞兒不做盜賊,不偷吃路旁的龍眼,不向侮辱自己的農婦出手,被同門欺負絕不還口,后來練成絕世武功,仇人被圍剿時仍要一對一公平決斗,報得大仇,最終卻被世人唾棄。
而林平之最最可憐之處在于,他竟然殺死了岳靈珊,這個唯一真心愛著他護著他的人。這世間在沒有人憐他、愛他了,爹爹媽媽早已化作塵泥,新婚前夜揮刀自宮,世間唯一真心待自己的人被自己親手殺死,從此以后,只有西湖地牢里冰冷的鎖鏈陪著他。不知道凄清的夜里,午夜夢回的時候,會不會響起那支他教給岳靈珊的福建山歌?
確實是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