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表現出各種問題讓你產生不同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里其實包含著非常多的重要的信息,打開這些信息,你會真正地了解孩子,了解自己。
如何打開這些信息呢?現在讓我送你一把神奇的鑰匙吧,它能幫助你打開孩子緊閉的心門。這就是正面管教理論中“錯誤目的表”
當你能熟練運用這個工具時,你就能正確解讀孩子行為背后的信念 ,并且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從而讓你的孩子往預期的正向發展。你的負面情緒自然也會煙消云散了。
一
孩子的目的:尋求過度關注:
家長的感受:心煩? 憤怒? 擔心? 愧疚
你的孩子又在磨磨蹭蹭寫作業,兩個小時過去了數學還沒做完,一會叫你端茶送水,一會又大喊大叫說草稿本質量太差,讓你莫名心煩,憤怒;孩子拖沓,故意找茬等等,讓你擔心或者愧疚等等,一般你的自然反應是提醒他,哄勸他,或者替他做一些本來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想想看,孩子會有什么反應呢?他也許暫時停止,但很快會回到老樣子,或者換成另一種打擾你的行為。總之他的行為讓你心煩,憤怒,擔憂或內疚。
孩子的錯誤行為的目的就是尋求過度關注。行為背后的信念就是只有得到特殊關注或特別服務時,我才有歸屬感。能讓你們為我團團轉說明我重要。心底的信息是注意我,讓我有貢獻的參與。
讀懂孩子,你才能從情緒中走出來,用平和的心態面對他。你可以微笑著告訴他你稍后會做的事,比如“你才喝了水,過半小時媽媽再給你送過來”,“草稿本用起來感覺不好是吧,那下次我們一起去挑選一半好用的”。爸爸媽媽不帶情緒回應他,或者默默地愛撫孩子,設定些無言的暗號 ,把手放到孩子肩上而忽略他的行為。
二
孩子的目的:尋求權力
家長感受:生氣? ? 受到挑戰 、威脅? ? 被擊敗
你到孩子房間檢查他的作業,發現錯誤百出,你要求他重寫,他大聲拒絕而且把筆丟到地上,“為什么每次都要我聽你的!”這時你恨不得打他兩下才解氣,心想看我怎么收拾你,你今天休想逃脫教訓,于是訓斥開始,用家長權威壓迫孩子必須改,或者干脆投降,反正我為你好你也不領情,錯了還調子高,太生氣了,今天你不改就隨你。而孩子呢,看著家長生氣就覺得自己終于贏了,變本加厲和家長對著干,或者陽奉陰違,也就是消極權利。
孩子錯誤行為的目的是就是尋求權力。他的這些行為讓家長生氣,受到挑戰,受到威脅,被擊敗。他行為背后的信念是當我來主導或控制時,或證明沒有誰能主導控制得了我時,我才有歸屬感。他心底的信息是讓我幫忙,給我選擇。
你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你就不會受制于本能的反應,不迎戰也不要投降,從沖突中撤離,保持堅定而和善地對待孩子。培養相互的尊重,給與有限制的選擇。鼓勵積極的權力。召開家庭會議等。
你可以冷靜地暫時離開,也可以坐下來聽聽孩子的感受,他為什么不愿改,根據情況給出兩三個選擇,鼓勵孩子合理分配時間,記住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先鏈接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