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核心肌群,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八塊腹肌。人們以為,擁有漂亮的腹肌就意味著核心力量強。
打開百度,搜索核心訓練的相關視頻,幾乎都是卷腹、抬腿、空中蹬車、仰臥側屈摸腳等動作。其實這些動作主要是練腹直肌、腹內外斜肌的,而核心肌群的范圍比這大得多,核心的功能也比八塊腹肌重要得多,它可以說是一切運動的基礎。
所以,今天我們就摒棄一切“人魚線、馬甲線”等噱頭,來認識真正的“核心訓練”。
什么是核心
“核心肌群”是一個很大、很綜合的概念,不同機構對它的定義不同,邊界也并不明晰。
從結構上講,很多人認為核心指的是腰腹一周的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內外斜肌,以及下背部的豎脊肌等。我想這可能正是很多人用卷腹練核心的最初原因。
也有些人認為,核心就是我們腹部負責呼吸的深層肌群:腹橫肌、隔肌、多裂肌、盆底肌,這四部分肌肉組成了“核心肌群”。
如果從核心的基礎功能上來講,這有一定的道理(核心的功能是什么,我在后面會講)。因為這四部分肌肉的收縮,可以使腹部壓力升高,有利于維持脊柱的穩定,尤其是腰椎段。
但從微觀層面認為核心僅限于這幾塊肌肉,是比較片面的,因為核心并非一個解剖結構上的概念,而是一個功能性的概念。所以,我們應從核心的功能出發來定義核心,才會更有說服力。
核心的功能
在談核心功能之前,我們可以先暫時忘記解剖,忘記我們熟悉的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豎脊肌等肌肉名稱。單純地把人體分為頭,軀干和四肢。
運動表現的承載者是我們的四肢,不管你是跑步、投籃、跳高、跳遠,這些動作都是由四肢來完成的。
頭部的主要作用是觀察環境,以便指導四肢做出相應的動作。
那么就只剩下軀干了,沒錯,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核心。除去四肢和頭部,整個軀干,從肩部到骨盆都被稱作核心。
核心的第一個功能就是:維持穩定,這也是它最重要的功能。通過讓脊柱處于中立位,來讓整個軀干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以便給四肢的運動表現提供一個良好的支撐。
這也是為什么我前面說呼吸肌被稱作核心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它們更能體現核心的功能——穩定。
我在帶課過程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應該就“挺胸收腹,腰背打直”,這也體現了核心的穩定這一功能。
我們在運動中,其實時刻都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不管是由于自身身體姿態的變化導致的不穩定狀態(比如籃球運動中的急停急起或突然變向),還是由于外力所致的不穩定狀態(比如橄欖球中敵方跑過來試圖將你撲倒)。如果你的核心肌群不能很好地控制穩定,那么你不可能有一個良好的運動表現,甚至可能出現運動損傷。
核心的第二個功能,就是傳遞力量。我們要知道,人體最大力量來自于下肢,臀腿肌肉群也是最大的肌群。即使一些運動看起來是上肢發力,但也要借助下肢的力量,才能有更好的運動表現。比如你手推重箱子時腳要蹬地,或者打籃球時罰籃要蹬腿,這個過程中,下肢力量傳遞到了上肢,負責力量傳遞的,正是你的核心肌群。
力量傳遞還有一個關鍵作用就是,完成身體的旋轉,比如持刀劈砍等。
拋離頭部和四肢,從肩部到骨盆,這一大塊區域始終都在參與著你的身體穩定和力量傳遞工作,所以,這一大塊區域,都是你的核心肌群。
為什么要練核心
我們鍛煉核心,并不是為了八塊腹肌、人魚線、馬甲線。首先,它是為了降低運動中受傷的風險;其次,它讓你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
為什么說那些以卷腹、抬腿、仰臥側屈摸腳的腹肌訓練不是核心訓練呢?因為,首先它們就違背了“軀干穩定”這個核心肌群最重要的功能;其次,在實際運動中,沒有任何一項需要我們一直不停地去卷腹,它不會對我們的運動表現帶來任何的提升。
如果僅為美觀,只做腹肌訓練,那也是南轅北轍。因為只有運動表現提升后,你才能提高對自己身體的掌控能力,進而你才有可能更好、更精確地地塑造自己的形體。否則練了一通收效甚微,反而打擊信心和積極性。
所以,要想練腹肌,還得先練核心。核心強大了,腹肌還會遠嗎?
如何訓練核心
關于核心的訓練,從易到難我將其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呼吸肌的激活、簡單支撐類、抗旋維持穩定類、力量傳遞類。下面就給大家分別介紹一下各個分類中的一些經典訓練動作,以及注意事項,方便大家去更好地訓練核心。
一、入門階段——呼吸肌的激活
前面提到的負責呼吸的肌群:腹橫肌、隔肌、多裂肌、盆底肌,雖然它們本身并不能產生多大力量,但它們的收縮可以使腹壓增加,以維持脊柱的穩定,尤其腰椎段,這對維持軀干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呼吸肌的激活是核心訓練最基礎的內容。
1.呼吸訓練
吸氣肋弓張開,吐氣肋弓下壓,腹部收緊,想象把氣從身體中完全擠壓出去,這時候可以用手敲一下腹部,硬邦邦的就對啦。
2.死蟲
這是呼吸訓練的進階版,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手臂和大腿垂直地面,小腿平行地面,吸氣肋弓張開,吐氣肋弓下壓,腹部收緊,腰部壓緊墊子,想象把氣從身體中完全擠壓出去。
二、基礎階段——簡單支撐
基礎階段主要是訓練核心的穩定性,通過對抗身體自重來維持身體的穩定,動作的選擇以穩定性較高的動作為主。
1.平板支撐
肘在肩的正下方,骨盆后傾,不可塌腰,保持身體成一條直線。
2.側支撐
肘在肩的正下方,整個身體成一條直線。
三、進階階段——抗旋維持穩定
此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區別在于,我們這時讓自己處于一種更不穩定的狀態,這些不穩定狀態可以來自于自身制造的旋轉力矩,也可以來自于外部,我們主動控制身體對抗這些外力來維持穩定。
1.鳥狗式
支撐肘在肩的正下方,保證身體成一條直線,不要撅屁股。
2.跪姿抗旋
這是抗外界旋轉力矩的經典訓練,手越遠離胸口旋轉力矩越大,相對來說越困難。
3.抗旋深蹲
這相對于跪姿抗旋更難一些,注意深蹲的時候不要往前趴太多,同時膝蓋要對準腳尖。
4.抗旋弓步蹲
這個單腿蹲的動作,更符合實際運動,比如在橄欖球運動中,你正在抱著球跑動,突然側向飛來一個人試圖撲倒你。
四、高階階段——力量傳遞
力量的傳遞是核心訓練的高階階段,由于我們最大的力量在下肢,很多運動,尤其是一些上肢類運動,比如標槍和鉛球,想要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必然要借助下肢力量,這時候核心便發揮了作用。很多身體旋轉的動作,也都是基于力量傳遞而完成。
1.側向拋實心球
這個動作的主要力量來源于下肢蹬伸,不要只拿手去拋。
2.彈力帶劈砍
依舊是主要發力來自于下肢蹬伸。
3.壺鈴Swing
這是經典的壺鈴訓練動作,主要發力來自于髖關節,做動作時不要屈膝過多。
最后,再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核心訓練的安排。在訓練時,建議大家不要將核心訓練放到最開始去進行,尤其是不能放到深蹲、臥推、硬拉這種自由器械、復合性動作的訓練之前。
因為自由器械的訓練通常需要你核心的穩定性極高,預先將核心訓練疲勞了,會嚴重影響自由器械使用過程中動作的標準程度,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損傷。
我們可以將核心訓練放到一場訓練的末尾,將其作為輔助訓練,比如可以放到一個4-8分鐘的tabata訓練當中來進行(例如,平板支撐和swing循環的tabata)。當然,你也可以每兩周專門安排一次核心專項訓練。
如果沒那么多時間專門練核心怎么辦?這里給你個簡約版核心訓練錦囊——練好深蹲、臥推、硬拉!
是的,如上文所以說,這三個動作對核心的要求很高,訓練過程中肯定會充分刺激到核心。作為健身人士的必練動作,扎扎實實把三大項練好,你自然會擁有一個強大的核心!
作者:Hermann 健身教練-專注體態管理,運動康復。